原创心灵火花一一友谊篇体系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28

【原创】幸福地回忆,我们那时候……

1

不知为什么?

小时候对奶奶做的那些个糕饼熟食,杂煮成一锅的老南瓜蕃薯毛芋艿,总是看都看不上的嫌弃样儿。上学路上,那片茂密密,略显幽深的桑树地里,不知扔下了我多少,奶奶千叮万嘱硬塞给我,在学校千万别饿着,要好好吃下去的这样一块块的小点心。

未曾料,原先这些个带着浓浓自然,乡土奶奶味儿的小熟食粗粮却成了我现如今,食之偏爱,不可抗拒的美食。一日三餐,可口惦记着的,仅只剩得就是这些青圆子,蕃薯搨饼,水煮芋头玉米棒什么的。

好多次,同事喊我,喝杯奶茶,尝口蛋糕,吃个麻辣烫,撸个串串什么的,我总是连连摇头摆手,倒不是为了什么养生,真就个不爱吃,也看着吃不下。

可一旦同事拿来了黄南瓜圆子,干蒸个蕃薯,玉米什么的,我就无法抗拒这些美食的诱惑,也显得一下成了特别能吃的大胃王。

有时想想,这般幼童成年的反差,倒是岁月之神对我儿时浪费粮食的惩罚,还是幼年无知营养不均的一个补救呢?也很想知道,此德行,算不算专属我一个人成长的个例呢?

于是乎,就这样讲起来,与身边的同事。她们听了,全都哈哈笑道,“我们也一样的,与你一样的,小时候,那些南瓜蕃薯芋头看了碰都不要碰的,现在却全当成美食似地好吃起来,也真心好吃,那种自然乡土清甜的味道…”

原来如此。心里竟一下坦然轻松了许多,少了那些疑问式的纠集。却不曾想,勾起了一位同事过去那段穷苦艰难的记忆。

她说那时。她只十三四岁,正读初中。爸妈去了外地租塘养鱼,家里就留下她和年迈的爷爷,年幼的弟弟,外带一群鸡鸭,四五只羊。

爷爷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弟弟也还小,放学后,家里家外洗衣烧饭,割草喂羊,理所当然也就主要落在了她的身上。

每到夜幕降临,羊圈里的羊就开始绕着羊圈“咩咩”不停叫唤打转,一副饥荒未食足的样子。爷爷看了,不问青红皂白,就狠命数落,甚至于骂她懒惰,偷懒少割了草,没把羊喂饱。

可是她明明每天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很努力,也每天想方没法,很累地四处寻找,尽力多割些草回家。可是,那年月,竟穷得连地上的羊草都稀罕。

每当这种时候,她无处发泄委屈,就只得抽了廊檐下柴堆里的柴棒条,跑去羊圈,一边狠狠地抽打那些羊儿,一边骂,断命的羊,看你们还叫唤,成天没吃饱的样子…直抽得羊们一只只在羊圈里四处乱窜,没处躲藏,更加 “咩咩”乱糟糟一片地叫唤。看羊儿们也可怜,只好扔了柴棒,蹲在羊圈旁自顾呜呜地哭起来…

想想那些时候,真苦啊!

故事讲完,我们也听完。只是每个人脸上都僵僵硬硬笑也非笑的表情间,含了满满一眼亮晶晶的东西,重重的,望出去,眼前的物什都模模糊糊,分割成了好多个立体的小切面。一不小心,眨眨眼,那亮晶晶的东西就暖暖地,一咕噜全漏了出来,眼里不再挤挤挨挨,胀鼓鼓的感觉,心一下只觉柔和温软了许多。

2

原来,故事是讲完了的,可哪挡得了此刻决堤似,那些个童年泛滥的回忆啊!这样很顺地联想起来。

我的小时候,倒真是没吃过这样的苦。因为家里家外,一切都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扛着,挑起在了肩上,换得我童年的轻松畅快。连那些农忙时节,倒成就了我撒欢、逗趣,别样童年的一番美好记忆。

五月开始中下旬一段,是大蚕候里。四五张种,从匾里一落地,铺满几间房的蚕宝宝们一天一个样儿,长成白白嫩嫩,又胖胖正当时的好模样,只知要整天整夜不停地啃桑叶子吃了。

于是爸爸妈妈起早摸黑,只顾在桑叶地里连枝带叶地采剪桑叶,打揪成一捆一捆轮番挑回家。爷爷奶奶则就专门负责不停在家里采摘桑叶,喂食。那几天,一家子忙啊,真叫顾不得吃,顾不得睡了。

而我,总是在蚕地铺里,把一条条横竖搭通,弯弯折折,破旧的地蚕矮凳,跑得擅悠悠地会整条抖动。有时一个没立稳,竟把一只脚踩进蚕地铺,难免或踩踏伤甚至踩死蚕宝宝的,才吓得倒要叫大人还来安慰我,看他们把那些踩出一肚子绿绿肠子,可怜死了的蚕宝宝理出来,用桑叶子裹了扔进门前的河塘里,或沉水底,也或任鱼儿啄食。

有时,更甚。还会整个人索性都翻进蚕地铺,那刻,脑子全整片空白,不再有害怕的心念,只是想糟了糟了,稳闯大祸了,就胡乱轻功似飞速爬上矮凳。好在爷爷奶奶忙活着没注意,我只顾着,心偷偷呯呯跳地,蹲在那细思凝神地看。也真是怪了,蚕宝宝们一条一条软绒绒,匍匐在地铺桑茎叶上,好生生的,居然出现一条没被压死,真是天大的奇迹。

当然,大多时候,我还是挺乖的。要么蹲在地蚕矮凳上看爷爷奶奶喂蚕,要么也搭把手,帮衬上一会小忙。桑叶一搂一搂,一抱一抱,传递给爷爷奶奶,再或自个把整片整片连着叶的嫩枝直接搭进蚕铺,当搭得眼前身后绿盈盈一片了。站起来,瞬时间,就听得整个蚕地铺,沙…一片落麻麻细雨似绵绵细细的声响,漫延进了整个人的身心,像一曲小小舒缓,天籁般的催眠曲,好听极了。

再就是学着大人老练,装模作样,在整个蚕铺一条条横竖贯通的长长地蚕短凳来回走走,细细查看那些桑叶喂得厚薄不均的地方,就用一根专门细长的竹杆轻轻挑匀,好让每个蚕宝宝不负重,公平公正地,吃得恰到好处。那一刻,不用我瞧,奶奶稳是褶褶地,只剩得满脸子的忍悛不禁了。

就听得爷爷说叨,“阿幼(爷爷唤奶奶的名字)瞧咱家这老头细丫头哦,像模像样做活咧”

3

所有人忙活一天了,自由夜来犒劳。

星光里,月影下。从门前塘梗上飘来阵阵青草与油菜桔杆混合起浓浓乡村的味儿。田间也全是萌萌蛙声一片。

我家的前头屋,道地上,就拉起那盏似乎总在沉沉欲睡,却永远睡不醒,昏黄的25支电灯泡,全家围坐成一半环,一起剥桑条皮。

“哗,哗,哗”一阵接一阵流畅的音色,肯定是奶奶与妈妈,两个女人最为麻利的专属,工匠般熟能生巧的专业劲儿,任凭手粗脚大的俩男人,爷爷爸爸不论怎么使劲如何赶,总也及不上女人那点心灵手巧的轻巧活儿。

那时,爸爸就眨眨眼睛对我说,小巴戏自己剥的桑条皮晒晒干自己拿去卖,卖了买棒冰吃。有了这般念想,我就不老实了,设法变幻着花样儿,想坏心思使坏,而这恰恰也是家里忙中取乐最最轻松惬意的美好时光。嗔笑怒骂,爱意浓浓,模糊融汇成一片。

我总是在大人眼前一捆捆桑条里挑来拣去,专从他们手上抢那些直直没叉的,剥了一半的桑条,剥起来顺溜,出皮能整条。再是一会偷摸着去妈妈处捞几根现成,张得谁谁不见,又慌忙去他那堆剥好的皮里偷点过来。这样来来地折腾,眼前撂了比谁都多的皮。可最终结果,总是连桑条皮什么时候晒干,又是什么时候,谁拿去卖的都不曾知道,更别说得过什么钱。就是“嗒嗒嗒”老远十八里,听见卖棒冰的响声传来了,只要我想,就有得零钱买,有得吃上舒心的大雪糕,其他一切,全成了天上飞着的那些个无忧无虑。

4

现在想想,也还觉得美!

还有到了老蚕候里,蚕宝宝上山做茧几天,也正遇上拢油菜籽的时节,大人们越忙,孩子们却越好玩。学校要放一个星期的农忙假了。

爸爸妈妈很有经验,总能估摸瞅准一段好天气,割下那差不多黄熟了的油菜田,一堆一堆,一垄一垄码躺在田里暴晒。看菜籽荚晒枯、晒脆裂了,就又乘个阳光灿烂的大晴天,在田里一片大的空白地上,铺个大大的油毡布,把油菜树一揪一揪平摊在油布上,爸爸妈妈就要么蹲着开始或拢或搓或揉摔,要么整个人索性跑上油布,在菜杆稍上一圈圈地踩。 那一刻,也是任由我们这些小孩在田间撒野欢快的好时候,越是我们无法无天,上天入地,在油布上面来回踩,踏,越蹦跳打地滚,耍无赖越好。油菜籽荚裂开得越多,细细黑黑,圆滚滚的油菜籽儿出得越快。

不一会儿,油毡布上黑黑薄薄一层,随后越积越多,越积越厚,没了脚面,再没过脚裸,踩在里面,有种暖烘烘细腻的温柔,溜溜地滑,柔柔地顺,就像窝进岁月静好的流沙,让你有种随着它们一起陷入,梦幻般时光之流倒回的感觉。

瞧个爸爸脸,一个个弄得像乌鸦猫一样,脸面东一块西一块不匀称地脏与灰黑,脱下凉帽,头发更是乱蓬蓬沾带着菜籽荚的壳,一副笑嬉嬉乞丐模样,又似刚从地里撒过野,淘过了气,顽皮孩童样儿。还有那鼻孔,望过去,更像两处乌黢黢神秘莫测的黑烟囱。原来,爸爸妈妈他们都也还是那长不大的淘气孩子。

玩吧,玩吧!从油菜杆上挑折下那枝最长长,开了窍的空壳,三下五除二,做把精巧的小剪刀,我们竟这样,指着爸爸妈妈满身的脏,满身的累,哈哈地羞他们,真是过瘾极了。

还有,还有。

5

时间是限,夜已深。读读书,忽地从床上爬将起来,自言自语道,我要去写字了。心间舒缓流淌开来,再记下的,就是这几片儿时,全家忙活的小光景,不曾修饰什么,只就是心坎儿里念叨着,念叨着,我们70后,童年一个何其细微,渺小的一角。若真要好好说说,我想,每个人都能讲出几节火车皮,几天几夜光景的故事儿来的。

岁月啊,成长生活过日子,苦苦甜甜掺掺杂杂,在所难免。只是曾经,苦啊,甜的,其实业已其次。重要的,是此刻的我们,能很幸福地回忆。

我们…

那时候啊…

餐后血糖正常值动脉硬化并发症能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吗患前列腺增生后怎么办

引起鼻窦炎症状的是什么
月经后期的颜色
意可贴和蜂胶口腔膜哪个好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