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17

(一)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问自己:

为什么我总是喜欢用拖延的方式来逃避问题?

为什么自己总是想得多、做得少?

我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该死的讨好型人格?

似乎当我们想起自身的性格特点的时候,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总是那些让我们讨厌、却又无法摆脱的缺点。这些缺点,就像是白色衬衫上的污点一样,那么的显眼、突兀。

奇怪的是,你越是想要摆脱这些讨厌的缺点,这些缺点就是越容易赖在身上不走。

例如,

越想克服上台紧张的坏毛病,越这么想,就越会感到紧张;

越想摆脱“强迫症”的念头,越容易对不规则的细节而感到抓狂;

越想逼迫自己睡着,反倒越容易失眠……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该如何面对自身不完美,找到满意的生活呢?

(二)

想必,每个人都用过很多方式,让缺点尽可能地少出现。

最常见的,就是压抑。

因为不想成为某一种人,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回避。

然而,刻意压抑某一种心理特质需要耗费很大的心理能量。

就像你给自己筑了一道“堤坝”一样,这道“堤坝”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情绪水流的压力。久而久之,人就会感到疲惫、枯竭。

其次,我们还经常用自责来惩罚自己。

我们的大脑中,似乎住着一位严厉的家长。

一旦我们表现得不好,它就会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指责: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小事也能被搞砸?

你真是世界上最蠢的人了!

没有人会喜欢跟你这样的人交往……

实际上,这种声音可能来源于我们成长的经历。如果小时候经常被责备、训斥,别人的这种评价就会被我们内化成自己的声音。

自责,会让我们变得自卑、畏首畏尾、拖泥带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的念头。

还有,“合理化”也是我们常用的应对方式。

合理化,通俗地说就是给自己找借口。

例如,当我们不接受自己能力不足时,我们会找借口说这件事情太难做了。但实际情况是,即便事情很复杂,有的人还是能很出色地完成任务。

当我们指责他人、抱怨环境,批判生活中的种种不公时,其实我们是在为自己开脱。

只要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来催眠自己,内心似乎就能够好受一些。

总之,不管是压抑、自责还是合理化,都在说明一点:我们不能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要与这些讨厌的特质划清界限,最好让它们从生活中永远地消失。

说实话,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这都算不上一种健康、积极的面对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该如何面对自身的不完美,才能称得上是健康、积极的呢?

1.首先,认清一个基本的事实:没有人生而完美。

不论是手握大权的总统、身家上亿的富人、魅力十足的明星,有谁敢说自己是完美的,不会遇到任何烦恼呢?

同时,用发展的视角来看人们的一生,也不难发现,每个人都是从弱小中不断获得成长,才逐渐变得强大起来的。

因此,任何的不足、短板、缺陷都有可能长期伴随着我们。

看清了这点,你就不会因此而痛苦。

“科学天才”爱因斯坦曾被老师怀疑智力缺陷,美国总统林肯也因口吃问题而被人嘲笑。然而,他们都没有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

或许你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够出色,或许你因脾气不佳而备受困扰,但是没有关系,世界是会变的,你也一样。

2.了解不接纳背后的深层动机。

我们之所以不接纳自己,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你需要成长。

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你认为“五音不全”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你就不会在提升音乐水平上花费心思。很可能,你的音乐水平就止步于此。

也就是说,不接纳给了我们改变的动力。

遗憾的是,我们的大脑经常错误地理解了这一信息。大脑会很直接地认为“我们身上有着糟糕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会给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当你理解大脑里潜意识的深层动机时,你就有了转变观念的勇气。

.寻求性格的升华和超越。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如果我们能承认和接纳人格中的阴影,就会对精神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们必须学会允许自己身上的各种可能性和谐共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真正的自由;

我们也必须借由自身的不完美,来认清自己的真实面貌,并达到对人性的透彻理解。

当你不再否认自己的恐惧,你就获得了最宝贵的勇气;当你敢于向别人坦诚自己的不足,反而会赢得他人的赞赏。

此外,当你能够接纳自己、原谅自己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接纳他人、原谅他人。你的情绪会因此变得平和,生活也会有了幸福的可能。

不完美是一种契机,它能开启人生多重的可能性。

只有我们接纳了不完美,我们才能够发现、利用这样的契机。

也才能真正意义上地,认识自己、了解人性。

与其做一个好人,不如做一个完整的人。做一个好人,只是活出一半的自己;而做一个完整的人,则是活出全部真实的自己。

(:李思)

聊城治疗不孕不育费用
孩子小便黄
静脉曲张可以吃药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