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脆弱的出境游产业链吧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2-01-14

一叠出境游宣传单静静地躺在旅行社的前台,一天之中鲜有人索取。旅行社的虽不时响起,却都不是咨询出游,而是咨询退团和延期出行的。

希望会对大家的快速升级有所帮助。 相信很多玩家发现 幸好还没有正式交费,否则损失就大了,现在我也不敢去了,至少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 从数月前就开始策划本月赴日本旅游的白领陈 指着宣传单和表格感慨道。

事实上,就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旅游产业链上的旅行社、批发商、酒店、景区等正在经历着阵痛。

特殊的 休假

第一张倒下的产业链牌自然是旅行社。在原本是出境游旺季的5月,由于大量的出境游退团和延期,不少出境游业者开始进入不得已的 休假 状态。

王先生是上海一家中型旅行社欧美出境游部部门经理。从上两周开始,他们单位进行 轮休 。

原因很简单,大量客人近期都在退团,我们欧美部的同事根本没有事情可做,完成前期的退团或延期手续办理后,现在几乎接不到6月的新团,反正我们也只是小点,大概也就10多个同事,留几个同事值班,其他人回去休息,节省人力了。 王先生说。

CBN在采访中获悉,市场上有不少旅行社销售点其实是一些挂牌承包者,他们一般每年付给品牌输出方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的年费,然后根据营业额进行利益分配。流感来袭,门庭冷落后,这类承包商中有相当比例都采取了人员休假制,而这显然大大影响了以业绩为主要收入源的点从业人员。

而比旅行社点门店稍好一些的是大型旅行社总部。

我们是大型单位,基本工资总是有保障的,而且也不能随便让员工休假,但对于业绩指标肯定有影响。 上海青旅欧美出境游负责人闻耕余告诉,最近旅行社内员工都很空闲,旅行社也就利用这段时间做些培训。至于现阶段的业绩损失,可能要到年终进行结算时拉低销售人员指标来平衡,至于会不会有其他补偿,现在还都是未知数。

批发商的尴尬

旅行社仅是市场上游客看得到的 门面 ,在其背后则是专线批发商。当游客退团后,充当零售商的旅行社会将这种负面效益传导给批发商,他们成为倒下的第二张牌。

出境游由于产品结构复杂,且境外旅游合作者比较多样化,所以每家旅行社自行设计线路的成本很高。因此,会有几家旅游公司专门设计线路,他们几乎不与消费者直接接触,而是将产品批发给各大旅行社,如此可以节省各旅行社成本,而批发商则靠量赚钱。

但现在大多出境游目的地都受挫,我们接受游客退团后,自然也就退回给批发商了。 上海茶恬园国旅内部人员瞿佳透露,由于退团和延期的人非常多,所以即便还有小部分愿意出行的游客也会因为人数太少而无法发团,等于间接又 扼杀 了一些业绩,而这些都反映到了批发商身上。

众信和翔龙是目前欧美游比较大型的两个批发商品牌,大量退团导致批发商业务量急速下滑。

根据各大旅行社和市场不完全统计,目前赴美国、加拿大旅游团延期率超过50%,美国游真正发团率仅10%~20%左右;欧洲游成团率下降了50%以上;台湾地区游也下降了50%;而出现非输入性病例的日本游退团和延期率几乎高达80%以上。通常欧美游利润率约15%,日韩游约10%,东南亚游10%不到。

终端营销白费

一年前,我们就开始了产品设计,光是针对今年夏季市场,我们就研发了100多款产品,包括清溪园林鱼类观景台和小径、莫欣葡萄园、明湖的新港村艺术家中心等,但现在看来,夏季产品基本 泡汤 了。过季后,又要重新设计应季产品了。 美国加州旅游局中国代表处公关总监胡昕很是无奈。

白费的不仅是产品,胡昕与其同事一行为了今年夏季的旅游推广已经在2月时赴美做了前期考察和筹备,其原本打算本月领队赴美的计划也被取消。

胡昕的一番话点出了旅行社和批发商之后,传导给终端境外旅游业者的阵痛,这也成为流感袭击下,旅游业界倒下的第三张牌。

随着中国出境游规模的扩大,中国游客已成世界各地争相拉拢的对象,因此,各大境外旅游局联合酒店和景点每年花费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广告、宣传费用通常在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不等。

以拉斯韦加斯为例,其会展旅游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此前的金融风暴已经使得当地酒店的入住率从原本的90%下降到了40%,此次流感更是雪上加霜。

现在只有等待流感结束后,希望出现一轮出境游反弹。 不少业者期待着。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江中初元公司
调理肠道菌群
经常便秘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