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透明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值得期待拳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5-04

核心提示:工作规则开宗明义地指出,国务院工作的准则是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然、务实清廉,基本囊括了现代政府的职能和要求。

修订后的《国务院工作规则》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出台的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这将有效杜绝一些国家部委借设行政许可进行寻租的机会。

新的《国务院工作规则》经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后印发并向社会公布。规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份旨在打造现代政府的文本。工作规则开宗明义地指出,国务院工作的准则是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基本包括了现代政府的职能和要求。如果我们把它与2008年公布的国务院工作规则相比,这类感觉会更强烈。

2008年国务院工作规则对工作准则的表述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今年的准则增加了执政为民和实事求是两项,并在条款上,将依法行政放在民主决策前。这些调剂并非仅是一个表述顺序的调整,而体现了对政府性质的认识比以前更加准确。

执政为民是对中国政府的本质要求,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准则,体现了政府的主旨和目的。当然,要做到执政为民,就需要在具体工作和事务中,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

从工作规则的具体内容看,今年规则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依法行政的规定上,比2008年有突破,对依法治国的理解更符合法治精神。2008年的规则在谈到坚持依法行政时,用的是 拟订和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干的法律草案和行政法规,原则上都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而今年的规则则强调 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扩大公众参与,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所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草案都要公开征求意见 。

这里有两点不同,1是前者要求 原则上 都要公布, 原则 这个词,坦率地说,是有伸缩性的,什么是 原则上 ,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这就给了政府部门自由裁量空间。后者规定只是 依法需要保密 的才不公布, 依法 就排除 原则 的空间。2是前者要求向社会征求意见,后者要求公然征求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不一定以公然的形式,也可以不公然的方式向社会征求意见。明确规定公然,就说明如果该公然不公然,则在程序上违法。

另外,今年的规则还增加了 严格合法性审查,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迫等事项,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这1条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迫是政府最爱采取的管理措施,现在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能有这些内容,说明实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迫的权力只能由国务院来行使,这将能有效杜绝政府部门借设行政许可等进行寻租的可能性。

另一可说之处是在推进政务公开方面。2008年的规则指出, 凡触及大众切身利益、需要大众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法律和国务院规定需要公然的其他事项,均应通过政府站、政府公报、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今年的表述则是 凡触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需要广泛知晓的事项和社会关切的事项以及法律和国务院规定需要公然的事项,均应通过政府站、政府公报、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络等方式,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具体地向社会公然。 公共利益、公众权益其范畴明显比群众切身利益要宽。另外,社会关切的事项虽然可能并非公共利益,但由于它已造成了 社会关切 ,所以也要公然。总之,需要公然的事项比过去大大拓宽,而且公开的方式也要 全面、具体 ,从而杜绝那种泛泛公开的可能。

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公开透明,公开政务、公然政情是政府有效履职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国务院工作规则的公布就是一个榜样,它让人们看到了政府的组成、人员分工、办事流程、相关规定等,从而使人们了解政府的运作,更好地行使监督之权。

在廉政和作风建设方面,规则基本把中央早先出台的八项新规拿来作为对国务院全体工作人员的要求。不过,有一点应指出,廉洁从政的规定在2008年的规则中也有类似表述,但从落实效果来看,显然不是太满意。这就告知我们,如何落实才最关键。所以,下一步,我们还要看规则的落实情况如何。

鄂州治疗包皮包茎医院
上海六一儿童医院预约电话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外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