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圆梦沙家浜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30

深秋的九月末,来到江苏常熟市参加全国旅游电视周暨旅游电视节目颁奖大会,住在森林大酒店,按照议程29日所有参会人员下午就要离开常熟。会务组想得周到,为我们远道而来的远客准备了常熟的名胜沙家浜一游。早晨,从酒店寝室窗口望出去,市区的街道飘过几把雨伞,地面湿漉漉的。这雨从头天晚饭后就一直在下,没想到今天还是没完没了。雨给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却也把这个陌生的世界冲洗得更加洁净了。房内空间太狭小,我和同事罗涛闷了几个晚上,巴望前往沙家浜的铃早点响,早些到久盼几十年的沙家浜一睹芳容。

记得十来岁的时候,我看过电影《沙家浜》,画面里面的刁德一形象让我记忆深刻,让我在常熟的地面上徐徐展现。刁德一心狠手辣,百般刁难阿庆嫂……我还记得沙家浜里有一句唱词:“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就在我刻意搜索脑袋里储存的画面时,打断了我少年时的记忆,我俩赶忙提着行李,径直小跑到楼下,只见酒店外停放着两辆旅行社的大巴,举着伞的与会人员已经陆续上车。我和老罗没有带雨伞,一阵小跑就窜上了大巴车。

去沙家浜的路上,我扭着头望着车窗外,游览着常熟市雨中的城市建筑,想留在心底里一些对常熟的念想。路上行人不少,或许是些打着雨伞急匆匆行走的外地人和上班的本地人吧。车子穿过了数条街,窗外雨时大时小,风时缓时急,路边的行道树漫不经心的向后退。车上大部分是中年人,都安安静静坐着,有的看常熟地图;有的带着耳机听歌曲;有的两眼盯着上;一把把雨伞都放在脚边过道,漫出一摊水迹。我不停地搜寻车窗外面的世界,玻璃上蒙着一层蒸汽,只能看到沿途一些模模糊糊高矮不一的建筑物,而沙家浜还了无踪迹。一路的导游 介绍着常熟市的民风民俗,讲着讲着,或许是喇叭不争气,经常出现卡带现象,只能放开喉咙继续解说。我在后面尖起耳朵听,听得很认真,想让我在一种陌生的环境中早些体验到沙家浜的无穷乐趣。

大巴车一路前行,大约半个多小时过去,渐渐地高大的城市建筑物逐渐减少,随之出现的路边长满了许多芦苇。据导游 介绍,车子已经到了沙家浜地界。我又从窗口极速看去,路边不远处连接着水系,一个一个的水塘连接着天际,在蒙蒙的细雨中荡起水纹,交织在芦苇摇曳的画面里。一个小时后,大巴车停止了颠簸,来到了一片宽阔水面边的停车场上。

沙家浜到了。

雨还在不停地下,我落单最后一个下车,急速跑到沙家浜大门下躲雨,左顾右盼搜寻到一家小卖铺,买了一把雨伞,回到大门下的人群里。陪同来的常熟市电视总台的同仁,早与沙家浜湿地公园的管理人员达成协议,让我们远客依次进入公园内。趁着排尾间歇,我打量着石坝外的湖面,一排杨柳站立湖边,柳条儿探进湖面随水在不停地摇动,搅得湖水微微荡漾,温柔而丰盈,恬静而雅致;远处白雾蒙蒙,村庄和房屋若隐若现。进入公园内,乘坐六号观光旅游车,沿着公园缓慢前行。一路上,两边芦苇丛丛茂密辽阔延伸,湖水清澈依依连着芦苇。路过一遗址,碉堡一个挨着一个,碉堡射击口无数,子弹痕迹密集。旁边的草坪上,空军赠送的飞机、大炮陈列。车停公园古建筑群,入门旧建筑一间挨着一间,出售旅游产品和吃食特产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行进中,前面一群远客正围着一组塑像拍照,上前细看,右边一位妇女高高站立,围着围裙,右手伸出捎带弯曲,一幅大义凛然的风范,就是我仰慕已久的阿庆嫂。左边坐着身穿国民党军服,一副凶神恶煞的男人就是刁德一。站在塑像前面,我仿佛看到阿庆嫂带领群众打击日寇,抗击国民党军队无畏的奋斗精神。

走到沙家浜芦荡湿地,雨又淅淅沥沥下起来。脚下石头缝里淡绿的小草连成细细的长线,头顶垂下的柳枝上滴着雨滴,在迎风摇曳。迎面走来几个打伞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情不自禁唱起阿庆嫂的唱段:“敌人扫荡三天整,断壁残墙留血痕。逃难的众邻居都回井,我也该打双桨迎接人。”眉皱眼眯,神情陶醉。我看过《沙家浜》电影,那时才十多岁,对冗长的唱词和故事情节记得不多,对阿庆嫂这个人物却深深喜爱。

又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前行,来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馆。走进去之前,导游特别嘱咐大家要轻轻地,因为那是个特别的地方。虽然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但我和大家一样很认真的在看着每件宝贵的图片与藏品,依稀感受到了发生在沙家浜的那段军民鱼水情的真情故事。

离开纪念馆,进入了红石村。这里是另一番美的世界,小道两旁的竹丛与芦苇相映成趣,使得小道更曲径通幽。踩在摇摇晃晃的影湖桥上,大家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湿润的空气里有一丝丝清新的芦香,放眼望去,河水通幽,水密布。微风吹来,芦苇随风起伏,漾起阵阵波浪。

走出“芦苇迷宫”,沿着芦苇荡的小径向前,又来到长满芦苇的小道,导游说,听,风吹过来了,芦苇哗啦啦地响,像在唱歌!大家立刻来了精神,七嘴八舌打开了话匣子。渐渐走,又见到了那满目的水和芦苇,即将凋谢的芦花和芦苇别有一番景致。沙奶奶酒家前的满塘荷叶也渐渐枯萎,但那残荷和着清凉的秋的空气就那么和谐,赶紧拍下了美景相交的一幕。

离开沙家浜湿地公园,雨还在下。好客的常熟电视台主人吆喝着我们上车,到阳澄湖酒家午餐。车子前行中,一路注意到阳澄湖路边的树木,枝叶繁茂,气度不凡。四周湖面相连,湖水清澈,向远细雨蒙蒙,鸟儿翻飞。此刻,我又再次回味了京剧《沙家浜》,想象着在这里发生的那段革命历史传奇,寻觅着阿庆嫂与郭建光的身影。进入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手法的运用,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部队的发展历史等情况,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共产党人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逐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在战争年代,有多少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在黎明来临前的黑暗中苦苦战斗,但最终英勇牺牲,而在和平年代,又有多少共产党人秉承着先烈们的意愿和意志,艰苦卓绝地奋斗,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在横泾老街,看着“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美景,闻着不远处飘散而来的酒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沙家浜以抗日传奇故事与当地的阳澄湖、芦苇荡等地方为主要特色,将红色教育与自然风光有机结合,更加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想着想着,一阵下车的吆喝声让我回过神来,车已经停在阳澄湖酒家坝子里。

阳澄湖酒家很是气派,建造在宽阔的湖面上。穿过二十余米廊道来到大厅,十多张桌子已经摆满了水产佳肴,也有我们远客想得流口水的阳澄湖大闸蟹。

吃过午饭,常熟电视总台同仁为我们备好了返程上海虹桥机场方向的面包车。车窗外雨还在下着,上午沙家浜游览的兴奋,让我忽然感觉有些乏累,脑袋有些鼓胀,似乎该回去了,同时不免又生出几分遗憾,几分无奈。游沙家浜就像逛一个很大的书店,里面有太多好书,每拿起一本,都有些爱不释手,而短时间里往往只能草草翻看而过;游沙家浜又像是面对着满满一桌丰盛的大餐,虽然每道菜都很有滋味,因为胃口有限,吃多了,也会食欲大减。游沙家浜还像是走进了一条辉煌的历史文化长廊,众多以英雄物接踵而至,站在我面前,张口欲言,却深感知识贫乏,见识浅薄,只好凝神注目那个方向,挥手作别。总之,车已经开始移动了,朝着上海和故乡的方向奔去。

沙家浜,再见,我回去后还会惦记你的。

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

共 299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旅游笔记。作者用他质朴的语言、老练的文笔、饱满的 ,为我们讲述了他在红色旅游景区沙家浜一日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跟着作者的笔迹,仿佛早已身临其境。在作者笔下,不仅仅是为我们展示了沙家浜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它厚重的历史意义。作者文笔流畅,语言犀利,写人和景都能信手沾来,而且相映成趣,可见文学功底深厚。欣赏,拜读,推荐共赏学习。【:濮云】

1楼文友: 15:44:28 拜读老师大作,共勉学习!去年我在昆山时本也打算去,最后可惜无人同行,留下遗憾。 只为梦想而战。

回复1楼文友: 16: :15 这次到常熟去,收获了许多,沙家浜确实是个好地方,值得一去。老师的编按写得好,远握!

2楼文友: 2 :55:20 拜读了美文,仿佛游历了名胜沙家浜。欣赏老师又一篇力作!

回复2楼文友: 10:0 :50 感谢文友的到访点评鼓励!

楼文友: 00:49:15 听说过沙家浜,却没机会一游,看了老师的文章,也算是弱弱的游览了一趟吧,好文章,欣赏学习。

回复 楼文友: 10:05:41 感谢流星文友的到访点评,问好!

4楼文友: 10:54:17 看见文章就想起了那个著名的京剧,有机会真的应该去看看。感谢赐稿,问好,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4楼文友: 11:57:11 感谢社长的到访点评,祝冬安!

女性尿液浑浊怎么办

女性尿液浑浊无症状

尿液发黄很浑浊怎么治疗

以岭八子补肾胶囊效果
小孩食烧怎么退烧最快
婴儿高烧39度处理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