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流年杂文生命的符号外一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22

【生命的符号】

谁都想让自己的生命活得精彩,于是,完美,便成了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美满的人生便是幸福和快乐的人生,所以我们中国人说,如意了便圆满了,因此,生命的第一个符号就是一个大大的圆。

这是一个理想的圆圈,圆润而充满了神奇的诱惑,让生命满是期待和幻想。然而,现实的路并不是一条美丽的弧线,弯弯曲曲中布满了艰难与坎坷,从某一点出发,追寻着生命的足迹,走了很远很远,有时候是一马平川,高歌猛进,有时候是激流险滩,逶迤曲行,我们匆匆地只顾抬头向前,去收获人生路上的所有幸福与苦难,终于有一天,劳累而疲倦的我们想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时,却蓦然发现,自己又站在刚出发的那个起点上,我们跑了一圈,又回来了。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喜悦和愁怨,原来只是一个缩小了的圆,成了房帐先生年底结算时那算盘上一个归零的珠子,成了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教给学生表示什么也没有的零。我们奔波了一生,奋斗了一辈子,满心欢喜地以为会是盆满钵满,可是到头来,我们只不过是在原地踏步,手里依然是一无所有,生命原本就是一种虚无,是一个小小的圆,是一个数学里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数字符号:O。当那一天我们跑不动了,我们连空气都不需要了,生命就成了一个比O更小的圆,佛教叫圆寂,老百姓说走了,英语里解释成“OVER”,还是中国的语文教师说得形象,路走到尽头了,一切都结束了,句号。

细细一想,生命还真是可悲,三个大大小小的圆圈便囊括了生命的全部。然而,仅用圆圈来表示整个的人生,似乎也显得太单调,而人作为地球上有感情的生物,感情的存在,又使生命符号变得丰富多彩而妙趣横生。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孤独的动物,为了摆脱孤独或是为了更彰显孤独,便开始了人际间的关往。人们习惯于把人与人的关系描绘成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呈现平行,相交和重合三种形式,两条直线的那三种形式,其实也是三种符号,贯穿于生命之中。宇宙中有一种法则,任何存在的两个物质之间都相互排斥和相互吸引,直线的这三种位置是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排斥力和吸引力力量相当之时,两条直线便等距离地并行奔跑着,谁也不影响谁,谁也不干扰谁,于是,形如陌路地平行着,这是一种安全感,没有相交的激动与磨擦,没有重合的缠绵与痛楚,然而,如果我们把两条永不相逢的平行线切断,取其一截,我们又惊奇地发现,它竟然是数学中的一个符号“=”等号,便是相当,相等之意,相等,便是相互等待,现在络上,人们就用==来表示“稍等”、“等一下,我马上就来”。于是,这一等便演绎出许多精彩离奇的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来。很多平行线都只是在等待,只是在等待自己或另一条直线改变吸引力或排斥力,只要这两种力量打破了这种平衡,平行线便开始不平行,相交或重合便指日可待了。

相交还是重合?这要看斥力和引力的消长情况,渴望了解、渴望熟悉、渴望走向对方的引力不断地战胜淡漠,战胜封闭,战胜拒绝,浓烈的热情融化了隔绝和互不往来的坚冰,两条欲望的直线从广袤的天宇间横空而降,渐行渐近,因为渴望,因为熟悉,因为相洽,所以欣喜,所以激动,所以拥抱,终于相交,然而,快乐是短暂的, 过后便是平淡, 后便有失望,热恋过后因缺点还是缺点而有了失落,围城内只有烦琐寂寞而没有了浪漫,于是,摆脱,逃离,悔恨,痛苦等斥力便不断地膨胀,吸引力渐渐地弱小了,分道扬镖已在所难免,两条因为熟悉而更陌生的直线又朝着各自的方向疾奔而去,渐行渐远。我们从遥远的太空看着地面上的这两条相交的直线,不得不感叹:原来,其形状竟是教师在做错题的学生本子上的一个判决符号,一个大大的X。叉就是一种差错,更是一种痛苦,所以,人们更乐意于接受重合,重合便意味着没有了斥力,是步调一致,是夫唱妇随,是同化后的同一,是没有了分歧与差异,是个性的泯灭,是独立意志的消失,是二合一,有人便认为这就是一种幸福,可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把它们无限地缩短,我再来审视那两条重合的直线,怎么就看成了数学中的“—”减号呢?

生活远不像平面上的直线关系那么简单,生活是多维的,立体的,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面体,所以,人的情感更多的表现为是两条既不相交又不平行更不重合的异面直线,虽然这两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似乎没有任何联系,但如果有人想要建立起一个关系来,便只要做一个小动作,平移一下,便会生出许多有趣的符号来。有人早就在自己的平面上确定了两点,连接两点便组成了一条包容了两个生死共存的生命的直线,无论这两点如何滑动,但其轨迹还是在一条直线上,还是在一个平面内,可是偏偏有人不满足这种没有涟漪的平淡,总是想尽心思地从另一个平面的直线上寻找一个快乐的支点,二奶和小三,就成了异面直线中的那一点,三点一连线,便又重构了一个新的平面△,几何学告诉我们,这种图形符号是最具稳定性的,可谁知,学术上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那样的不可信,一点实际的指导意义都没有,反而让处于这三个点上的男女争吵不断,痛苦不堪,不但不稳定,而且还起着破坏和肢解的作用,更增添了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更有甚者,有人还在直线外弄出三点四点甚到更多的点来,这样,他的生活就成了一团类似如这种符号“§”的乱麻,成了一张“#”,中的人在痛苦地挣扎。

痛苦是难免的,因为人的生命中有太多的欲望,佛说,欲望便是苦的根源,只要不想,便不会痛苦,但,人是万物之灵长,是有智慧大脑的高级动物,能停止自己的欲望和思考么?生命是什么?未来怎么样?人从哪里来?将到何处去?因此,生命充满了疑惑,处处充满了悬念,因而,生命就由一串串问号构成。“?”也便成了生命的符号。人类的好奇心总是驱使着不知疲倦的脚步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实质,总想把一个个问号变成句号,寻今探古,访人问心,历尽千辛万苦,幡然醒悟,原来生命就是在痛苦中寻找幸福!生命的意义很简单,就是把“?”号的耳朵拉直!生命就是一声长叹,唉!

人生不可问,生命有叹息,生命中有太多的懊秘与惊叹,我们无法全然感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保持沉默,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把“?”号拉直,然后平放,再用一把我们无法感知的生命的神奇的刀,把平躺着的感叹号肢解成碎片,生命便就成了一种新的符号……

生命只是一串符号。

【才大志疏,人生无忧】

读过许多励志的故事,脑子里也存留过很多关于立志的名言警句,也深知立志在人生中的作用和意义,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对人生需立志都有过宏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命为志存”与晋时的嵇康之所谓“人无志,非人也”,无非都是在强调人活着就得有理想有志向,否则就是一个生命空泛灵魂空虚之人,甚至根本就不是人,因此,凡是人都必须立志,并且还要早立志,不然“立志不可不早,非谓暮年可宽也”,小时不立志,拖到晚年就来不及了;还要立常志,要“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要“不因困顿移初志”,要做到“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不然就会如朱熹所言“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宋代林逋在其《省心录》里也这样告诫我们“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不仅要早立志,立常志,而且还要立大志,德国的席勒说“使人伟大或渺小,皆在其人之志”,所以,要想成为伟人,就要像三国时期的曹植那样“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更要有李白“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那样的胸怀和抱负,否则就只能是“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唐代邵谒便直言相告“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所以,清代的叶燮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古人之所言,与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是观之,人不可以不立志,立志不可以不早,志不可以不坚,不可以不高远。

因此,人从小就有应该志向有理想,但人是不是一辈子都应该矢志不渝,一志终身呢?这恐怕也未必,因为,人总是在一个不断变化中的环境中慢慢长大的,随着个人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如果从小立下的志向已在现实条件下无法实现了,那适时调整自己的志向便不失为明智之举,我们反对见异思迁常立志,常立志便是无志,无志者必将一事无成,因此,志应坚却可应时而变,只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适当调整未尚不可,否则,为一个终生都不能实现的愿望而努力,人生便会平添许多痛苦。

志存高远,似乎志向越大越好,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此言自是有道理的,而加里宁说“只有向自己提出的伟大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这种把“伟大目标”与“幸福”联系起来的说法,就有商榷的余地了,有远大志向的人就当真是幸福的人吗?

有大志之人不外乎这二种情况,一是志大才伟,二是志大才疏。志大才伟又分两类,一类是能大展宏图,能尽其志而展其才之人,像南宋时的岳飞,一身本领,又怀“精忠报国”之志,在抗金的战场上挥洒豪情,像毛泽东,文韬武略,“指点江山”,在中国二十世纪的舞台上尽展风流,像华盛顿,英勇神武,指挥若定,率领北美殖民地人民在抗击英军的战斗中赢得胜利,而深得人民拥戴,这些英雄人物,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实现了愿望,展示了才能,因而,可以说他们是幸福的。

另一类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之人,像美子牙,在未遇之际,只不过是渭水河边离水三尺、直钩垂钓的一个老渔翁,像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也不过是垄中躬耕垄亩的一介布衣。尽管他们天文地理无不通晓,有“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能耐,可是没有展现个人才能,实现伟大理想的舞台,美尚也就只能钓着寂寞,等待着时机,孔明也只能是耕种心事,静候希望,此时的他们却是算不上是幸福的,还有更多的身有报国之才,怀存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的“怀才不遇”者,白天对日长吁短叹,晚上面月黯然伤神,像“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的孟浩然;像“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李商隐;还有空有一身武艺和一腔救国热情的辛弃疾,也只能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最后也只能感叹“可怜白发生!”文武双全的李白愤愤然道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至死不忘报国的陆游最后也只落得“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样抱负难展,满腹积怨的人,能有幸福可言?且不说古代,就是“八仙过海”都能“各显神通”的当代,也不是每一个有大才大志之人都有机会获得施展才智的舞台的,毕竟舞台是有限的,竞争太激烈,机遇并不与人的才志大小成正比,偶然性太大,所以,不是才志俱大的人都会幸福,并且还有不少有才能有理想的人处于苦困与茫然之中。

既然有大才大志之人也未必都幸福,那志大才疏之人痛苦就在所难免了。有的人还真的完全信了志大则才广,“爵位有多高,能力就有多大”之言,一次偶然的机遇,让其得成心愿,于是,在意满志得之时,便自视甚高、能力膨胀了起来,真的以为自己是一个才能卓越之人,可是一到实际工作中便手足无措,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更有甚者,才如蛇身,却有吞象之志,无扫一屋之力,却怀扫天下之愿,结果是处处碰鼻,事事逆意,牢骚不断,痛苦不堪。只叹自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却不知是志大才疏惹的祸。

读袁枚的《随园诗话》,深感其言之有理,他说“才欲其大,志欲其小。才大,则任事有余,志小,则愿无不足。”才能越大越好,志向越小越佳,也就是说杀鸡用牛刀,又快又锋利,效率高,人又轻松,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富则相济天下”,做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事,切莫“好高骛远”,好高骛远,太累。

共 464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生命的符号】对于生命,千人百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赋予不同的含义。作者用数学的符号比喻生命的轨迹,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深具形象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之余,字里行间所蕴含丰富的哲理亦值得思悟。【才大志疏,人生无忧】无欲而刚,有志乃伤。作者所说的“才大志疏,人生无忧”并非是提倡胸无志向,游手好闲,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有大才但不宜自视甚高,不宜好高骛远,如此方能活个洒脱,处事游刃有余。文章逻辑严谨,思维缜密,说理通透练达,阐述清晰明了,能给人以很强的启迪。荐赏!【:喜有此李】【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6: 8: 6 【生命的符号】对于生命,千人百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赋予不同的含义。作者用数学的符号比喻生命的轨迹,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深具形象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之余,字里行间所蕴含丰富的哲理亦值得思悟。

2楼文友: 16: 8:49 。【才大志疏,人生无忧】无欲而刚,有志乃伤。作者所说的 才大志疏,人生无忧 并非是提倡胸无志向,游手好闲,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有大才但不宜自视甚高,不宜好高骛远,如此方能活个洒脱,处事游刃有余。

楼文友: 16: 9:00 文章逻辑严谨,思维缜密,说理通透练达,阐述清晰明了,能给人以很强的启迪。荐赏!

4楼文友: 11:41: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措施

青岛双鲸药业维生素D3

孕产妇骨质疏松

心绞痛吃什么东西最好
微信小程序报价
孩子流感打喷嚏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