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各位网友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23
各位网友,你们好。楼主老猫如是说这厢有礼了。菜鸟上路请多关照。”2010年1月13日上午10点,天涯社区“舞文弄墨”论坛出现了这么一条帖子。随后,这位“老猫如是说”开始每天发帖,帖子内容是长篇小说《囚界无边》的最新章节。 这只靠谱的“猫”,现写现贴,把一个看守所里警察与囚犯的故事渐次展开。同时,关注这个故事的网友越来越多,不但看热闹,还跟帖评论、预测结局、为人物情节发展献计献策……半年多之后,当“老猫如是说”宣布关帖时,《囚界无边》的点击量已有四十几万。再等网友议论结局时,一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囚界无边》,已经摆上书店。“老猫如是说”的真实身份是著名作家蒋子丹。 昨天下午,蒋子丹在深圳中心书城和读者见面交流。前天晚上,在蒋子丹入住的酒店里,记者提前采访了她。 1. 网上写小说最考验作者讲故事的能力 记者:子丹老师,您好。我和所有写作者一样,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到底是怎样一个机缘,或者怎样一个考虑,让你“老夫聊发少年狂”,当了一回网络写手,而且还是菜鸟级的。呵呵。 蒋子丹:确实,我现在都很菜鸟,对网络很好奇。你想,我每贴一个章节,居然有那么多人守着。而且你隔了两天不发新内容,有人居然留言“怎么还不更新,我都上来溜了三转了”。这些互动,对我来说,确实很新奇。 为何要在网上写作?这得聊聊当时为何想到写这个小说。我构思这部小说的触发点是汶川地震。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恰好在欧洲。家里人来短信告知四川地震的消息,而且每次都刷新着死伤人数。震惊之余,我很想知道更多更具体的消息。但从法兰克福到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我们在旅馆根本找不到中国的电视频道,连香港的台都没有,而BBC、CNN的报道里,中国的镜头少而又少。回家之后,我抱着电视机和电脑看了一个星期地震后续报道,哭得昏天黑地,然后开始写一篇散文,打算大抒其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再写抒情散文,即便是真情实感,也会显得矫情,于是就把写了一半的散文放下了。然而面对这么重大的灾难,我老觉得自己应当做点什么,毕竟是天大的一件事呵。 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一则小新闻,说地震时,北川一看守所里剩下两个警察和19个嫌疑犯,警察的家人被压在地下,但也不能回去看他们。这个新闻触动了我,在巨大灾难中,警察和嫌疑犯之间的关系会如何?我认为,在非常态的生活中,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里寻常看不见的东西,会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记者:那又怎么想到试水网络呢? 蒋子丹:哎呀,我这人素来不喜欢固定一种方式写作。决定写这个小说前,我参加了一个网络作家的研讨会。会上听说在网上写小说最考验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又听说网上的读者看小说很挑剔,三五天无人问津,就把你给冷藏了。会完后,我想,我也想试试到网上写作。这时候,就有朋友帮我在天涯论坛注册了网名“老猫如是说”。就这么开始了。 2. 网上写作要求节奏紧张和口语化 记者:您真的是一边写一边贴? 蒋子丹:真是边写边贴。[NextPage] 记者:这个过程有何感受? 蒋子丹:一开始,我对网上写作有各种想象,比如叙述节奏可以很放松、随意,想写到哪就可以写到哪……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网上写作是一种开放式的写作。但是,网上写作节奏感会比平常强一些,每一两天贴上一段,很像旧时作家在报纸的副刊上写连载,不同之处是那时读者的反馈意见,不可能像如今这样立等可得,也不会对作者产生这么直接的影响。既然是连载,作者必须得让读者有兴趣跟踪,你得尽量在每天的帖子末尾留些悬念。悬念留下的一个个扣子什么时候解,先解哪个后解哪个,成了必须考量的技术问题。边写边贴,似乎是想到哪段写哪段,看上去更自由,而在另一个意义上又成了最大的限制。帖子贴上去就动不了了,作者不能像闭门造车时那样,随时调换顺序,反复把玩再出手。这实际上左右了你的故事结构,甚至在最后整理的时候,都无法再重新洗牌。这次的写作经历,再一次告诉我,所有的自由都是有限制的自由,而艺术永远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记者:除了叙述节奏要求紧张外,小说语言,应该也和平时的写作有所不一样。 蒋子丹:对。网上写作要求你的语言必须口语化。口语化的写作是我一直想做但没有做到的一件事,没想到这次借助网络的平台做到了。网上写作给了我一种以往不曾有的感觉,觉得时时有一些读者就隐身在自己周围,听你讲故事,并随时都可能与你交谈。这个语境要求你不能自说自话,不能用文绉绉的书卷语,更不能是絮絮叨叨的梦呓,非得生动些再生动些,形象些再形象些。以我的体会,网络写作的语感和书面写作的不同之处,首先就是语言口语化的强制性。 另外,网上写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资讯获得,互动的网友会给你提供一些你不知道的细节。 . 珍视目力所及的善良的人温暖的事 记者:这个小说给我最大印象有两个。一个是,您把人物关系放在狭小的看守所里,就这么大个地方,警察和嫌疑犯之间的故事,嫌疑犯内部之间的故事,阅读的紧张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就好像一个舞台剧,从开始到结束,场景没换过,但观众看了不累,因为情节太吸引人了,演员表演太棒了。 蒋子丹:之所以选择看守所这样一个具有隐秘性的场所,是因为这里方便集合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人物,那些有特殊经历有故事的人物,让他们在常态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相交的命运轨迹,很自然地交叉甚至纠缠。跟监狱不同的是,看守所的囚犯一般案情还没有定论,命运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有利于我施展笔墨。 你的第二个感受呢? 记者:第二个感受是,写看守所,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写“恶”,但您写的是“善”!您写出了囚犯的“善”。天呐,这个太了不起了。 蒋子丹:你注意到没有,现在的小说都在写“小人”、写“小人当道”,你写好人吧,人家不信,这其实是一个作家的悲哀。 有个朋友曾对我说,写监狱题材的小说,就得写冤狱。我对她说,我恰恰不打算写冤狱。把主人公定位在冤狱,最容易换取读者的同情,比较省事,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冤狱的特定性会收缩作品的容量,把关怀都集中到申冤昭雪上去。在现实生活中,像作品中的陈山妹、高芒种这样的囚犯并不少见,他们肯定是触犯了法律,甚至犯了重罪的,然而他们的遭际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不值得我们扼腕痛惜吗?还有,从广义上说没有谁天生就是罪犯,小说里绝大多数囚犯都不同程度地犯了法,犯法却也事出有因,有自身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但没有一个纯粹是被冤屈的,可以说这是非常态之下的常态。 记者:您有一句话说:“要相信善良不是传说。” 蒋子丹:回想上世纪80年代,我曾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拥趸,对以审丑颠覆古典主义审美观的创举大加赞赏,也一心想用自己的创作来实践这种艺术主张,讥讽、调侃、怀疑、冷峭成为我的小说在那个时段的主调。可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在耳闻目睹了更多丑恶和腐朽,亲身经历了更多冷漠和失望之后,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反而有了与之相悖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越来越珍视目力所及那一切善良的人温暖的事,同时也越来越不满意现时太多的小说只专注于小人当道、小奸小坏盛行。我不是不明白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这个危机已经严重到正派人的处境日益险恶,好人活得理不直气不壮的地步,想做好人就要被嘲笑为假道学,就要被怀疑有更大的图谋深藏不露,多数人宁愿相信恶是真实的,善只是沽名钓誉的手段而已。写善行和善意常常换来嘘声一片,因为什么?就因为蝇营狗苟的事情包围着我们,吞噬着我们的对善良的感觉,等到想来表现它的时候,要么写不出来,要么写得虚假,为受众所不齿。作为个人,我们自己至少得愿意做一个善良的人,相信善良不是一个传说,它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存在于人们心灵的深处,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它,表现它。这个要求其实并不高。 相关链接 蒋子丹 195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2005年调入广州市文联做专业作家。迄今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昨天已经古老》《最后的艳遇》《桑烟为谁升起》《左手》《贞操游戏》《黑颜色》,长篇小说及长篇随笔《长大不容易》《边城凤凰》《动物档案》《一只蚂蚁领着我走》。 《囚界无边》故事简介: 城的看守所里,关押着各种来路的嫌犯,每个嫌犯都是有故事的人,又在号子里制造着新的故事;所长、狱医、看守,他们也有自己的故事。看守所里面的故事和外面的故事、警察的故事和嫌犯的故事,纠结搅合在一起…… (实习编辑:岳金晓)甘油三酯高的危害小儿挑食厌食怎么办阳痿壮阳吃什么药
上一篇:p第二人称p
相关阅读
- [情感日志]水庆霞谈水妈妈:我带队员的时间比她父母亲都长 唐佳丽就跟了我12年
- [情感日志]准备和公婆一起长住,买四室大房子,160㎡,光想就激动了!
- [情感日志]本月有趣 +1!中底「带闪电」的三叶草三方联名曝光!
- [情感日志]泽璟制药:盐酸杰克替尼片获取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 [情感日志]重磅!墨尔本顶级私校酝酿新校,学费低很多!华人妈亲述4岁琪一波三折入学过程
- [情感日志]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IT业最高者
- [情感日志]在一起贵了你就会发现 他不仅会骂你 烦你 还会盖起被子继续睡 不管你哭成什么样都不会哄你 只会觉得你
- [情感日志]在《单纯的世界》中,相较于孙少安,李向前或是润叶最合适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