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灵秀清幽的相如古镇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2-20

老家亲人来信告诉我,为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乡的“周口镇”现命名为“相如镇”。这消息使我激动、兴奋不已!片刻间,记忆、联想的双翅将我一下又带回到了梦牵魂绕,生我养我的那座灵秀清幽的古镇。

古镇,座落在龙角山、洪家垭口的山麓脚下,清溪河下游的开阔处。千百年来,古镇总是飘逸着锦绣“天府之国”的空灵,浸染着江南烟雨的诗意,集日月之灵气,沉淀悠远岁月之清幽古雅,书墨流香。

古镇的街道,随地势的高低分成磨子街、垭口街、上河街和下河街。古朴、典雅的建筑,设计得是那么规整、精巧。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古街,一头曲折地伸延过去,把整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宛若有了音乐的节律。

清溪河、木桥溪……一条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缱绻缠绵地绕经古镇后,委婉、温柔地流去。这些柔顺的曲流是滋养古镇的清泉。清流两边,青瓦白墙、高高低低的房屋,大部份是半间建在水面上的吊脚楼,无波的水面把楼房倒映在水中与蓝天白云的倒影融合在一卷彩色的画面上。

滔滔滚滚的古老嘉陵江,在古镇北面绕过,江面上穿梭往来的舟舸,帆起帆落,扬浆收浆之间,把这座古镇同悠久的“天府之国”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天府”的文化历史如同一曲美妙动听的乐章,古镇就是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那曲乐章中一节美妙精彩的乐段。

古镇的青石板街道、街梯,在悠悠岁月中,被不同阶层,各种各样的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镇里的居民,从他们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中,可以了知他们的祖先或许来自东北的黑土来地,或许来自齐鲁的中原,或许来自西北的黄土高坡。或许是先后来自春秋、战国,或是来自元、明、清的不同时期。他们来到这儿,是因为战乱或故乡贫瘠的土地难以负载自己生存的沉重叹息,才携妻孥子进行长途跋涉,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最终才择定古镇为永久的居住地。时过境迁,随土入俗,他们只保留原来地方的语言,来寄托对故土的思念。

古镇,从来都以博大宽容的襟怀,接纳八方的来客。对成年漂泊在外的船夫,商贾,这儿是他们一处绝好的驿站。特别是那些在河道里,白天与风浪搏斗的纤夫,当夕阳西下,落霞铺彩时,他们吟唱着低沉的思乡曲,带着筋骨散架的疲惫,将船停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留下一人看护船,其余的人随船老大,循着一阶阶陡窄的石梯缓缓地走进古镇。再择一家小酒店进去后,三五人一桌,沽一壶烧酒,买几碟肉菜,慢悠悠地喝着。几杯酽液下肚,疲乏的身躯舒展开来,就兴高采烈、脸红脖子粗地说起粗话,吼唱着低俗的情歌。直到夜半,古镇寺庙的钟声将他们从醉意中敲醒,大伙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酒店,趔趔趄趄地回到船上,枕着古镇的恬静各自进入不同的梦乡。

再看古镇周围广袤的田野:一条条萦行的清流,潺潺流淌在阡陌之间;一座座生长着苍松翠柏的山丘,终年长青;一块块梯田,平展如一面面明镜;一幢幢农舍被葱茏的修竹掩映,房顶炊烟袅袅;一棵棵参天、树冠庞大的黄桷树,距离不等的挺立道路两旁;一群群鸟儿自由飞翔在林木之间;水牛背上牧童的笛声飘扬着农家的欢乐与祥和……

年年岁岁,春风拂过田野,草木吐翠;夏阳撑洒绿荫,鱼跃荷开,清新秀丽;秋月映照金黄,五谷丰登;冬雪飘落,洁白无暇,预兆丰年。一年四季里,空气中都能嗅到清爽湿润的香气,到处都是秀色可餐的田园风光。

夜间,站在古镇东面巍峨葱绿的龙角山高处,仰望空中的星月,俯看万家灯火,眺视大江两岸闪闪的渔火……整个古镇,宛若一幅泼墨巨画,笔墨淋漓之间,由一缕墨韵衔接,整体的韵律是那么和谐完美。

古镇人,勤劳善良、诚直憨厚;古镇的景色,优美壮观、清幽明净;显示了古镇纯真的品质,温顺的性格,她就如羞于表达,朴实纯洁的山村少女,眉宇举止间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和诚挚、开朗的情怀。

古镇养育出一个又一个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名人雅士。他们在祖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司马相如就是其中之一。

我了知和敬仰司马相如,是因为我在小家碧玉的古镇长大,我在那儿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充满幻想的少年时期,我同小伙伴曾在古镇大街小巷游玩;在“南华宫”、“永乐宫”的高大牌楼前,细细观看牌楼上雕刻的人物,山水;还随大人到龙角山、洞仙观的寺庙里,拜菩萨许愿。而最难忘的是我读初中时,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到与古镇隔河相望的陵江镇的西门外的司马相如坟前去祭拜。老师讲述了司马相如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那些充满神奇的传说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幼小的心灵。使我对这位大文人无限的羡慕和敬仰!

后来,我在大学学习期间,又想到与司马相如都曾经在同一个故里,便在教授的指导下,认真地钻研了西汉时期的文学艺术,查阅了有关方面的历史资料,多次考证了司马相如的身世和熟读了他的词赋。

西汉词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小名犬子,因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相如与他志趣不同。后来遇梁孝王来朝见,其随从邹阳,枚乘等都爱好词赋,相如与他们相见如故,便称病免官,客游到梁。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回归四川,结识了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并经常到他家作客,见其女卓文君才貌出众,就以琴挑动卓女文君之心,文君被相如风流倜傥所吸引,便在一天夜里悄悄地离家找到了相如,两人定下终身,私奔到了成都。后因家庭贫困,难以度日,又返还临邛。文君在街市上开了一家小酒店,相如穿破烂衣裤,与雇佣的伙计一道在店中打杂。卓王孙见相如家贫,以为羞耻,就分与家僮和钱财,使相如渐渐成为了富人,名声大振。

武帝读相如《子虚赋》后,十分高兴,召见时,相如又作《上林赋》。武帝看后大喜,就任他为郎。后来,相如被派往出使西南,他为沟通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晚年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到古镇周口定居,直到逝世。(由于对司马相如的生平没有较详的历史记载,难以查证他的真正故乡,但是,从他安葬的坟墓,可以断定,周口古镇与他有着渊源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沧桑岁月,我执于追求,漂泊在外数十年,古镇的山与水,人和事,在我的人生风景中虽说是一段云烟,但拾起溶化了的故事,对古镇的恋与爱,又蒸腾化云,时刻游弋在古镇的天空上,依恋如许,思绪漫漫。

古镇,轻拨着独特的清幽纯净,涸染着千年不竭的古朴雅致,带着当年司马相如,歌颂皇朝和汉天子的权威,留下的千年“汉赋”,任我的思绪飞驰其间;司马相如当年与卓文君缠绵缱绻的爱情故事,令我联想翩翩……

在红尘行路的我,多想停下跋涉的脚步,让心灵再次静然融入古镇,宁静中让灵秀清幽的古镇在我的心湖里永远投下明清的倒影。

坎坷的人生路上,过去的一切只能停泊在我记忆的港湾,凝结成一颗记忆的钻石,储藏在我的心海中。

光阴荏苒,时代的车轮已驶入了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后的伟大祖国,正值昇平盛世。我想:故乡的相如古镇,一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厚悠远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定得到了更好地挖掘和发扬;似司马相如有卓越成就的优秀文化名人,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啊!相如镇,你融灵秀的山水风光,独占文坛鳌头,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于一体;你的恬静淡雅,你的洒脱飘逸,你的清纯空灵,正是我梦寐追寻的境界,你是我心灵中永恒的神殿!我虽漂泊在异乡,但有朝一日重返故乡,再次扑进你的怀抱时,我作为一名作家,定会用充满 的笔,讴歌你的崭新风貌,颂扬你蕴涵深远的人文精神,让天下人都为你的魅力而赞叹!

共 294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对家乡相如镇的情结,浓厚绵长。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镇,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和风云变幻,不但没有减弱它在人们心中的娇娆之美,而现实的古镇却如作者所描绘的如诗如画,每一处的景致都是别具一格,别有情趣。作者对西汉词赋家司马相如和那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都做了很多的了解和描述,让人敬佩司马相如的博学,要让我们赞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敢于冲破封建礼仪的束缚,追求真正的爱情。在此篇文中引经据典,让读者对这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古镇更多了一份敬意和向往。此篇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很温馨的文字,推荐赏读。感谢作者赐稿西风!【:海韵波涛】

1楼文友: 2 :46:06 热爱自己的家乡,每一处的风景都尽在心底存放。拜读美文,感谢老师带来佳作!祝好! 岁月静好 海韵7867 2982

回复1楼文友:- 1 19:01:09 谢谢老师的分享 辛苦 祝元旦快乐

防止老年痴呆症的食物

慢跑可防骨质疏松

老年痴呆的护理要点

孩子小便黄
前列腺炎的严重与危害性
痛风怎么治疗最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