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同窗成追忆外一章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28
(一)七年同窗成追忆
我们入学读书的那会儿还没有学前班和幼儿园,起先是在生产队的教学点里上课的,一间土坯草房,两块青石上搭一块木板就算是课桌,每个人自己从家里带个凳子就一切具备了。
记得那年我虚龄7岁,老师是生产队里的一个高中毕业生,当时全队一、二年级的学生大概也就二十几个人,都在一个教室里,采取复式教学的方法,老师先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二年级的学生自习;然后二年级学生上课,一年级学生自习。一学期下来,一年级智商高的学生把二年级的课程也学会了。
我读二年级的时候,生产队的教学点被撤销,全村10个教学点的学生都集中到村办学校就读,当时小学是五年制,初中两年制,全校七个班级。
教我们二年级语文的金老师是南京下放知青,她有一个夜莺一般的歌喉,全校的音乐课都是她代的,我们都把上音乐课当做是最幸福的事情。
还有几个来自外村的老师,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学校没有食堂,午饭就到在校学生家里代饭。当时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那时每个家庭温饱问题都没有能彻底解决,拿什么东西来招待老师呢?农村家庭能拿出手的只有鸡蛋,甚至有的家庭鸡蛋还准备留着去换盐巴呢。张老师喜欢开玩笑,代饭学生来喊他吃饭的时候,他会问:“你家今天有没有杀只小公鸡呀?”谁知一句玩笑话,后来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张老师进了门,小公鸡吓掉魂。”
郭老师是无锡下放的知青,后来与当地农村的一个女子结婚生子,知青回城时没有能够顺利返城,而成了乡村学校的一名教学全能型人才,他一个人包揽初中两个年级的物理、化学全部课程,全校师生都很敬佩他。
李老师是我的堂姐夫,他也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他就跟我父亲说我脑袋瓜子活络,好好培养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父亲听了自然很开心。可是拿怎么来培养呢?我想当时父亲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但是我知道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和家庭作业,字迹要工整。值得父亲欣慰的是,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基本上都能在班级名列前茅,“三好学生”奖状贴满了家里堂屋的墙壁。
特别是我到了初中,李老师一直教我们的语文兼班主任,他对我更是偏爱有加。有一次,他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当时我对作文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等到作文讲评的时候,李老师竟然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来当众宣读,我越听越糊涂,这根本不是我写的作文呀。等我把作文本拿到手的时候,真的是被深深的感动了,李老师几乎把我的作文从头到尾都作了修改。从此以后,我开始喜欢上了作文。现在细细想来,才知道李老师当时的良苦用心。
更有甚者,李老师对我的偏爱曾经还遭过同班同学的质疑。小学升初中的时候,由于各个村办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隔壁村有十几名初一学生被调剂安排到我们学校来就读。一个学期结束了,班级要评选“三好学生”,名单公布的时候,隔壁村的朱同学看到有我而没有他的名字,马上提出疑义:“他的数学分数还没有我高凭什么当选呀?这分明就是歧视排斥我们外村学生嘛!”我羞愧地低着头不敢正视他的眼睛,真的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老巴子”是我最好的同学,除了我们学习成绩同样优秀外,还有就是我们的性格也非常相近,为人处世都信奉那种“与人为善”的信条。记得有一次,他们生产队放露天电影,他不但盛情邀请我去看电影,而且执意要我留宿。当时我很少出远门,在陌生人家住宿更是头一回。临睡前,他问这问那,深怕对我照顾不周,一会儿担心我起夜的时候怕黑,把尿桶端到卧室的床前,一会儿有说味道太重,怕影响我的睡眠,又把尿桶放到门后。现在想起来,心里都会涌起温暖的感觉:多好的人哪!
芳是我初一时候的同桌,也是被调剂到我们村学校的。他们家是林业站户口,居住在一家军工厂区里。当时军工厂的条件很优越,不仅有商店、电影院,还有游乐场和浴室,远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也跟着沾光。有一回,她说晚上军工厂电影院放映一部好片子,邀请我一起去观看,我随口答了一声:“好啊!”谁知放学后,我竟把这事给忘了。第二天,别的同学跟我说,她在电影院门口等到电影开映才进去。我向她表示歉意,她不屑的说:“你别自作多情好不好?”我尴尬地笑笑,想想再作解释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但心里还是有点过意不去:我真的不是诚心放她的鸽子的!
大新、小三、嘎子都是我的同班同学,因为他们跟我外婆家是邻居,周末、节假日我经常去外婆家玩,所以我们接触机会更多些。大新的父亲是村干部,家庭条件不错,在家排行又是最小,深得家人的宠爱,所以穿着干净整洁,眉清目秀,属于人见人爱的那种类型。小三写的一手好字,老师赞曰:“作业笔记上的字像钢板刻出来的!”同学们每每也都会投来惊羡的目光。嘎子的个子小巧玲珑,大家一起玩踢毽子游戏时很少有人能胜过他的。
春是我们同学中公认的画家。他的画可谓信手拈来,无论什么笔拿过来,三下五去二,一幅幅花卉、飞鸟、走兽、人物便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场的人无不惊叹。我美术课上的很多花卉作品也是在他的影响启发下完成的。后来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他未能继续读书,更别奢望去高一级艺术学校去深造了,一个天才画家就这么湮没在村野田头里了。
祥的梦想是当一名歌唱家,除了吃饭、睡觉、上课,随时可以听到他那高亢嘹亮的歌声。中学毕业后,跟随一家民间歌舞团在各地巡回演出,我相信他一定会得到许多的鲜花与掌声。
七年的同窗,正值青春年少,如今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大家都天各一方,如果我们再次相见,还会记得昔日那一幕幕教室里苦读的场景吗?还会记得操场上那一次次拼搏厮杀吗?还会记得男女同学间滋生的那份朦胧的爱恋吗?……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一定会保留一点空间,珍藏那份纯真的情谊。
(二)这个年过得真快呀
为了维稳,老总让我协助把工程款付完才可以回家过年,去年我们远途员工可是腊月二十三就放假了的。
工作第一。就这么,忙忙碌碌一直到1月25号才确定下来本公司年会聚餐的时间,只能26号了,因为集团27日就放假了。通知大家准备节目,没有一个部门如期上报的。我只好临时修改主持词,把各部门选送的节目改为由抽奖嘉宾指定表演对象。
还好,聚餐本来就图个乐呵。起先大家都有点拘束,被点名表演的人宁愿喝酒三杯也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前露一手。后来,抽完最后一个一等奖,进入“无限欢唱”单元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逐渐高涨起来,自告奋勇表演的越来越多,再后来,直接进行各部门“对抗演唱”了。
最后,我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连忙示意DJ播放“难忘今宵”的音乐,两位支持人上台,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27号下午5点多,我安排好公司的事务,发好年终奖,连忙驱车回家。女儿给我,问我什么时候能够到家,我说估计要到七点半了。
爱人已经把春节的年货准备就绪,今年我回来过年真正是坐享其成了。
往年大年三十都是我们带着父母去乡下大哥家过的,今年因为大哥的儿子、媳妇说三十中午才能从南京回到老家。我说三十就一起到我家来过吧,初一再去老家。
放假前酒店的经理推荐年夜饭大礼盒给我,说既省时又省事,冷菜热菜齐全,吃时打开热一下即可。
父母亲、大哥一家、大姐一家、二姐一家、加上本家三口,一共16口人,满满两桌。妹妹一家与侄女一家要去婆家祭祖,外甥女一家在苏州过年,未能参加此次聚会。下午包饺子,晚上看晚会,在鞭炮声中迎来马年的到来!
初一我们满满一车11人浩浩荡荡直奔乡下大哥家。由于父亲偶感身体不适,大姐、二姐留下来陪二老未能一同前往。午饭后爱人带领孩子们去爬山参观村里刚开发的一家农业生态园,我去老家的自留地和鱼塘转了一圈,还去看望了年迈的姑母,一路上,都是“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感慨,小村外出打工的多了,还有很多人家进城置业,年味比以往变得清淡了许多。晚饭后回城又去看望刚从深圳回来的老同学,因为第二天他就要陪父母去南京探亲。
二姐家的外甥是初二生日,我们每年都会到她家举行生日聚会,孩子们吃着甜甜的蛋糕,大人们玩着“淮安掼蛋”,一样的开心快乐。
一年一度的高中同学聚会大都安排在初四,今年组织人初三要去淮安办事,临时改在初二晚上小范围聚聚。几年前同学聚会时我就说文集要出来一人赠送一本,今年总算兑现承诺了。签名赠书,满满两桌人,到者有份。有同学开玩笑说,当时应该举行一个签名售书仪式,大家可以去现场排队捧场。我说那样话,人可就丢大发的了,我这是香港出版社出版的书,在内地被称为“非法出版物”,是不能上架销售的。
初三去给岳父母拜年,适逢内侄年前结婚,压岁钱当然要给。小家伙成了家,思想也成熟起来了。
初四是我与“都梁论坛”文友西伯、淡水早已策划好的一场“铁山寺野炊”活动,因为阳光不锈与乡下老农家里有事走不开不能赴约,西伯一家、淡水、淸墨夫妇、稀树和他的好友201 年“江苏好青年”铁山寺宣传策划科长颜士铭,我们一行9人在料峭的寒风中游览了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因为有了士铭的专业介绍,再加上他风趣幽默的“小段子”,我对这第四次游园的感觉与往常都不一样,我们有幸得知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对于曾经饱受络争议“火山石体验区”的广告语“亲,你脱了吗?”我们更是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士铭也乐意回答,不厌其烦的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说的一清二楚。
一圈转下来回到停车场,仍然是冷风嗖嗖,看来草地野炊是不现实了。我问士铭,能否找一个“农家乐”,我们把带来野炊的酒菜用上,另外再炒几个热菜,他说肯定没有问题。西伯带了酒和干果、我带的是酒和水果、淡水带的是酒和熟菜,总之都没有忘记带酒。我和士铭还带来新出版的新书,签名赠书,形式是必须要的。
我向老板要了几个盘子,热菜未上来,已经满满一桌子了。因为西伯带的是洋河、淡水带的是今世缘“原炮子”、我带的是安徽入口绵甜的“口子窖”,最后大家一致意见先喝“口子窖”。西伯连说中午喝多了,好说歹说就是下不去。稀树和士铭年轻,可惜没有人煽风点火。淸墨要实行“造人计划”,当然要讲究优生优育。淡水和西伯夫人要维护淑女形象,更是严格把持尺度。我要开车,不能沾酒,否则三瓶怎么会让他们“过岗”?
我们在夜色阑珊中踏上回程的道路,大家又是一路欢笑,先是淸墨夫妇在王店下车去岳父家;接着是稀树下车,我们笑他“狡兔有三窟”,不知真正去哪里,他也不反驳,只要大家开心就好;士铭在沙岗买的是壹宅壹院的房子,我们笑他才是真正的“土豪”;西伯夫妇买的是龙泉湖畔的“上海花园”,看来雅士都不喜欢热闹嘈杂;淡水买的是标准的学区房,孩子读初中高中都可以兼顾;送完他们,我只能回到租住的“中澳生态城”,因为孩子今年要高考,惠源居的房子已经好久没有回去居住了。
躺在床上,翻开士铭赠送的新书《情在人世间》,与他早先已经出版的《情在山水间》、和即将出版的《情在两可间》正好组成三部曲。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我一口气读完,一个扎根乡村景区奋斗10多年的青年形象已经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他的努力与付出,他的才华与人格,荣获201 年“江苏好青年”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因为初九要送女儿去南通大学参加专业学校单招考试,爱人要我初五必须在家里陪女儿练习素描和色彩。初六是大姨的长孙结婚,姨表哥邀请的时候就让初五晚上必须去喝“催妆酒”,我只好在里跟姨表哥说抱歉,并表示初六全家一定到场祝福新人。
初六真是个好日子,一家酒店四家在办喜酒。一对新人在证婚人的主持下走上红地毯,接受所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开始他们的人生新里程。按老家的习俗,公公婆婆在“正日”的当天必须全盘接受所有亲朋好友导演的“游戏”,尽管这些“游戏”低级趣味有伤大雅,为了博得亲友的开心,公公婆婆还必须满脸陪笑,这就是所谓的“闹洞房”。
姨表哥是个很看重礼节的人,午餐后又把所有表兄弟姐妹邀请到家里,说中午亲友太多,照顾不周,必须再聚。盛情难却,晚上又是满满两桌人。俗话说“喝喜酒就是要喝得歪歪扭扭”,也许是被当时的气氛感染了,我真的喝醉了。第二天上午所有表兄弟姐妹去给舅舅姨妈拜年我还是起不了床,头痛加胃痛,真不是一个“苦”字了得!
初七中午时分,舅舅家的表弟说他做东要我到酒店喝酒,我说就是去也只能坐坐而已,到了才知道还有一个兄弟昨晚醉酒到现在还不能起床呢。老家酒桌有规矩的,爱人看表兄弟姐妹一个个实情实意地举杯,自告奋勇为我带酒,她平时可是滴酒不沾的人,这可是我们结婚20年来的第一次,我想她也是被我们表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所感动吧?
下午,表兄弟姐妹去歌城K歌,我和妹妹去给二姨拜年。晚上,二姨家的姨表弟做东,原班人马继续。我提议今后表兄弟姐妹聚会也能固定一个日子,便于大家过年聚会的安排。最后所有人意见达成一致,那就每年的正月初七吧。
初八是春节长假后第一天上班,难得的清静。我们帮女儿准备好考试的用具和物品,下午把车子送回公司,因为我们公司是初九开工。我跟老总请假说第二天要送女儿去南通大学考试,周一到公司上班,他说没有问题。
初九下午我和爱人把女儿和外甥女送到南通大学,与南京艺之行培训机构的考点老师联系,第二天的考试报名顺利完成。后来得知公司另外两个老总都出差在外,我跟爱人说肯定不能陪考了,必须尽快赶回公司。
初十早晨天刚亮,我就赶到南通长途汽车站,老板给我来询问春节销售情况,我说正在回公司的路上。四姨家的姨表哥也来说晚上他做东,要我参加表兄弟姐妹的聚会。我说我已经开工上班了,让他们尽兴,下次我有机会请表兄弟姐妹时再聚。
中午12点之前,汽车准时到达盱眙汽车站,正好可以赶上12点半发出的蚌埠班车。下午三点多赶到公司,看销售中心里购房的客户依然人头攒动,心里涌过一阵暖流。虽然春节期间没有能完成预期的销售目标,但大家都尽力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总结经验教训后,继续前行吧。
今天是周一,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通过前一天的小调整,大家也应该慢慢回到工作状态中了。
而这个春节给我的感觉却是:这个年过得真快呀!
共 5517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1】每个人 心里都会留下儿时的一些记忆,物质匮乏年月里的学生心底淳朴,恶劣的环境造就人才。作者就是在这样大环境里成长起来,从作者的描写中不难看出那个年月老师们身兼数职而无怨无悔高尚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知识给山里娃娃插上理想翅膀。任凭岁月冉冉,过往的记忆永远无法忘怀【2】作者行文中一个“年味”了得,年前公司聚餐提前与同事们领略年味的喜庆,春节里作者与家人一起开始了年的“忙碌”,难得的是好事连连,外甥的生日、文友的相聚、女儿的备考、亲人的结婚以及相互的串门,这一串串喜事让作者马不停蹄穿梭在年味里。篇章行文顺畅,主题鲜明,读来温馨。好文,推荐!【:阳媚】【江山部·精品推荐014090 11】
1楼文友: 19:12:15 篇章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灵动,展示出作者不凡的文学功底!
回复1楼文友: 20:04: 0 谢谢和推荐!七年同窗结下的情谊过去三十多年了,还是历历在目。漂泊在外的游子,过年时更能感觉到家的温暖,亲友的深情。
月经后期痛怎么回事
痛经食疗吃什么好
痛经是由什么原因引起
云南生物谷 影响力男性小便刺痛怎么治
小儿脾胃虚弱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