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死得光彩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4-11

摘要:解缙死得光彩,葬的安乐。解缙虽然比郑祖三晚死四年,但“重 望 可 风”四字铭是郑祖三慧眼识人,解缙莫负重望,两人最好心结,更是宿松百姓情结。 传说解缙是仙鹤下凡,他的死不叫死,叫回归仙境。但愿是真。 儿时不经意,家父和长辈们关于解缙的佳话故事,时影时现。长大细专心,解缙的佳话故事不仅在宿松民间广泛传颂,而且在宿松《郑氏宗谱》上寻到证实。

解缙:明·洪武二年(1 69——1415)出生在江西吉水县城东门一户书香人家。大学士,官至宰辅,连奉三朝。幼少聪慧,才学出众,个矮,多计,人常称“矮子”。为人刚直、不阿。后人赞:“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高祖解昭子,南宋咸淳年间入太学,被誉为“江右八龙”之一。曾祖父解应辰,元朝延佑年间做过教谕、学正、主簿。祖父解子元,元朝至正五年进士,做过判官,战乱,身陷敌手而不降,被敌打死。父亲解开,元未国子监生。明灭元,朱元璋器重授官推辞回家教书。母亲高妙莹,出身书香门第,做闺女时就喜爱博览群书,不仅经史、传记、天文、地理、医学之书皆能论析,而且善小揩、晓音律。解缙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虽不富有,但却很祥和的家里接受着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

吉水:自隋建县以来,文风蔚然,俊杰代出,被誉为“人文渊源之地,文章节义之帮”。是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庐陵文化的重要源头,先贤的精神、风范滋养着吉水这块地方。润物细无声,生于斯,长于斯的解缙,从小吮吸着故乡先贤的甘甜乳汁,也秉承着先哲们的大智大慧,自小就显出聪明过人的国家栋梁之风度。

郑祖三(1 24__1411)宿松陈汉郑冲郑氏“迁冲始祖”。字涌二,又字起松。系宋“迁松始祖、荥阳进土”郑介夫公十一世孙。娶祁氏。公深谋远虑,善交际,有大才。妣有勇力,当乱御贼保家,人称“郑娘子之锋不可犯”。父贞荣公。祖父悠彭公。曾祖父以任公,国学生,源江西瓦屑坝。高祖父配高公,邑庠生,居鄱阳。

宿松人民勤劳勇敢,爱憎分明,忠奸喜辩。吕蒙正、薛仁贵、杨家将、解缙等等无不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口口相传话题。

传说,解缙生下时,个小如田螺,体弱又多病。家庭的累坠,不是亲生,早以遗弃。长到四岁,不会走路,不会说话,都说解开生了一个哑巴儿子。一天家里实在容他不下,父亲背着母亲在一大雨过后把他装在畚箕里,用锄头拗着,准备到黄土山仔上去活埋。半路上,解缙伏在畚箕里看到许多雨后鸡脚迹,忽然自言自语开口了:“这是‘个’字。”父亲很惊呀!左右无人,哪来童声?转背看畚箕里,儿子小手指点,嘴里还在说“个”字。父子连心,解缙又被父亲抱回了家。当母亲寻子不着,又见子被抱回,那感觉不用多言且听丈夫兴致勃勃地说:“金鸡开口了,好生喂养,说不定他就是我解家的福星!”母亲小心接过,泪流满面,此时无声胜有声,好象苦日有他到尽头了。

解缙在父母的抚育下,慢慢长大。不到五岁四书五经滚瓜烂熟,且会文能诗擅对。

一日早起,母亲对他说:“解缙,,先扫地,后放鸡。”解缙马上应声:“好的!打扫庭前地,放出笼中鸡”。母亲讲他:“做事就做事,不要去念诗。”解缙强嘴:“明明是说话,怎道我吟诗。”母亲听了又欢又喜。还有一次,有人问路,打听姓董的郎中家住处,解缙童声稚气:“过街往北走,转弯你向东,门前桂花树,便是董郎中。”惊得路人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解缙六岁时更不是一般的孩子了。调皮,搞恶作剧是常事。嫂嫂总取笑他:“矮子矮,一肚子拐!”。哥哥有多次在他看书时要他去买豆腐。这两事总惹得他老大不高兴,心想我要很好地治治你们。一日,他从家里抱出一床棉被慌慌张张跑进柴房。哥哥急问,解缙说:“不得了啊!家里发火了,我只抢了一床被出来。”哥忙丢下手里活,朝家跑去。解缙偷偷乐了又朝嫂嫂方向跑去:“嫂嫂!了不得了。哥掉水里了,不知有救否?我怕哥受冷抱了床被!你快去看看!”嫂嫂听到,如雷轰顶,嚎啕大哭也赶朝家跑去。哥嫂相见,面面相嘘,哭笑不得,都骂:“你这矮子精,前世鬼!”解缙在地上笑得连打滚。

解缙小时就有正义感。在他家不远处住着一户财主,财主家仆人常狗杖人势,欺负人,犹其是穷人和小孩。财主家门前敞阔,常常人集聚得象闹市。孩子们那里热闹那里钻。仆人们经常欺负这些小孩,解缙自然在其列,气不过总想整治一下这些恶奴们。他用米慷调糖汁,再放竹筒里,然后深夜逞没人把糖汁从竹筒挤出象大便样,放财主门口。

第二天,仆人们发现门前一堆大便,硬说是昨晚在玩的小孩拉的要他们吃掉。解缙装着为难,说:“哎!你们是那一个,也真不象话!怎么拉屎在门口,我大些,代你们吃了吧,各位,行行好!不要再为难他们了。”解缙解围,一泡“大便”众人看着他掩鼻敞口全吃了。

再过一天,解缙真的拉了一堆大便放财主门口。仆人们一清早打开门就听门外有吵闹声且门口又有一堆大便时,解缙不等他们开口就说:“哈哈!原来你们家经常有半夜在门口解大便毛病的人!这回可不要再赖我们啊,我们昨天都赶庙会去了。”财主听到吵声,气不过,问是谁干的?大家都不吭声,财主见无人认帐,就说:“既然这样,你们一人一口把它分吃了”无耐,几个仆人翻肠倒胃也不知是怎样分吃了。

事后,解缙结开谜底,乐得大伙在地直打滚。

街坊祖渊静先生非常喜欢解缙,先生爱后生——爱才。一日无事,先生就以“小儿何所爱”为题,要其作首诗。解缙兴手沾来:“小儿何所爱,爱此芝兰室;更欲附飞龙,上天看日出。”祖先生狂喜,又问:“小儿何所梦”。解缙又说:“小儿何所梦,夜梦笔生花;花根在何处?月府是吾家。”话一落地,祖先生惊喜,一个七、八岁孩子,胸襟开阔,气魄博大,真难得!

十一、二岁,塾师徐先生在五、六个学生中,最欣尝解缙才华,经常有意考他来激发别的学生智商和增加课堂气奋。一日,命其以山、竹、梅、月四字为诗眼,作一首五言绝句。解缙口吟,先生执笔:“云闲山秀丽,风静竹平安;诗兴梅边得,琴清月下弹。”佳作!喜得先生一跳老高,当场亲许女儿徐素姣为其妻。

解缙十五岁时,社会闯荡机会多,结束人也杂。有人就讥笑他个矮。解缙笑而敬道:“世人笑我矮砣砣,我笑世人着衣多。倒吊起来有点黑,身高一丈又如何?”又说:“为官岂能论因龄,前人早己有明证。甘罗十二为丞相,我比甘罗长三春。”说得那人哑口无言。

解缙年少时,常用些日用品入诗明志、皆触景生情。如锯、斧、见犯奸和尚带枷之类。《锯子诗》:“曲邪除尽不疑猜,昔日公输巧制来。正是得人轻借力,定然分别栋粱材。”《斧头诗》:“斫削群才到风池,良工良器两相资。他年好携朝天去,夺取蟾宫第一枝。”《带枷诗》:“知法又犯法,出家又带枷,四块无情板,枷着大西瓜。”吟兴未了,又作一首:“精光顶着精光项,有情人受无情棒,出家人做带枷人,小和尚累大和尚。”

传说,解缙父亲在元朝做官,明灭元后,朱元璋安排他做官不受回家做起了卖豆腐生计。解缙自我介绍是:“严父街前肩担日月,慈母屋里手转乾坤。”非常贴切。

一首名联,留传五百余年,毛泽东也引用过。此联就出自解缙少年之手。解缙年少,脱颍而出,人称“吉水才子”自然引起一些清高秀才的妒嫉,要与他比高低。一日,众秀才聚在一起谈论,见小解缙打过,其一秀才征对他摇头晃脑念道:“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解缙听后,淡然一笑,回了一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此对联应此秀才唯妙唯俏,秀才好不狼狈。

解缙家对门有一曹姓富户人家,儿子曹宝靠着父亲曹萱有钱有势,不学无术,经常寻花问柳,鱼肉乡邻。一天,解缙带着先生女儿徐素姣去郊外采笋。回来,看见曹宝和几个浪荡公子在马背上调侃田里插秧的农夫。曹宝趾高气扬:“喂!插田郎,我们来对个句,我出上联,你们对下联,如何?”说完装腔作势:“插田郎,插田郎,一天能插几千几百行?”农夫那有此闲功理他,装没听见,继续干自己的话。曹宝他们以为农夫答不上高兴得不得了起来:“绝句!绝句!”

解缙见这帮无聊之徒,闲得无事,取笑农夫开心,愤愤不平,马上回复:“跑马夫,跑马夫,一天能跑几千几百步?”素姣和插田的农夫听到解缙把曹宝比马夫,“哈哈”大笑。曹宝讨了个没趣,打马上前,指着素姣手提竹篮装的竹笋说:“竹篮装笋母怀儿”素姣这时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说她以成了母亲,羞得面红耳赤,那些个浪荡公子笑得前府后仰,认为沾了口头便宜。解缙怒不可激,指着田里一把把稻秧说:“稻草绑秧父抱子”解缙敏捷即景对句,把曹宝比作儿子,农夫们改恨,素姣也转怒为喜。

曹宝还想在素姣身上占到便宜,手指对面小木桥:“有木说是桥,无木亦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停顿,色迷迷指着素姣。“你做我的娇。”

解缙好不恼火,走上前一把夺过曹宝马鞭丢在田里,回敬道:“有米说是粮,无米也是良,去掉粮边米,加女便是娘。”停顿,用手指指素姣,又指指曹宝语气加重。“她是你的娘。”

田里农夫,素姣都笑得喘不过气来,曹宝们深知斗不过解缙,不得不夹着尾巴打马回城。

儿子丢丑,吉水县城,父亲曹员外哪来面子,决定一定要奚落一下刚穿满襟裤的毛孩子,那知一交手,曹员外比儿子更狼狈,请看对句:“小子无才嫌地窄——大鹏展翅恨天低”“水中蛤蟆穿绿衣——锅里虾公着红袍”“两猿断木深山里,小孩子怎敢对锯(句)——一马陷入泥潭中,老畜生岂能出蹄(题)”···和名联趣说“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翰林出身的曹尚书是京里官,听说家乡出了个“神童”,回乡省亲之际,专门请来看客,慕名相会。曹尚书呷了一口酒,面对墙上墨迹,脱口就说:“醉爱羲之迹”解缙随口就吟:“狂吟乐天诗(取杜甫评李白诗‘白也诗无敌’句)”。曹尚书马上又出:“风吹马尾千条线”解缙立即答对:“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时迎来看客们阵阵喝采声,尚书稍有着急,见屏风上的画,又出一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解缙略加思索,指指桌上棋子:“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塞内将军。”解缙刚对完,曹尚书额上冒汗了,面输心不服,就以教训口吻说道:“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解缙冥思片刻,遂得一联回敬:“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出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看客拍案叫绝,尚书顿时语塞,不得不佯醉而退。

解缙超群才智,尚书不得暗服。一日,有才之人更爱才,曹尚书正式邀请解缙进府切磋同乐,你来我去,尚书始终占不了上风,最后使出绝招——利用偕音双关,企图一题三解压倒对方。上联:“庭前种竹先生笋”解缙对:“庙后栽花长老枝。”曹尚书笑道:“我上联原意是说庭院前种的竹子,先长出了竹笋。”解缙说:“我下联原意是说寺庙后栽的花卉长出了老枝。”曹尚书又说:“我上联另有新解。说庭院种的竹子长得不好,教书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庭前种竹先生损”解缙接着说:“我下联也有新意。说寺庙后栽的花卉被风吹斜了,长老用木棍把它支撑起来,所以叫:庙后栽花长老支”曹尚书继续说:“我上联还有一层意思,说的是庭前为何种竹子,教书先生询问别人,找个说法,所以是:庭前种竹先生询”解缙拍手笑道:“大人别急,我下联还有一层意,说庙后栽上花,小和尚急忙去告之长老,长老说早已知道。所以是:庙后栽花长老知。”

曹尚书这一题三解也没能难到解缙,不禁由衷赞许:“真盖世奇才也!”心里所存终于说出:“我把小女许你为妻!”

宿松被评为“诗歌之乡”,位于全国第三,不无与宿忪民间喜好传颂解缙等名人诗、联有关。如果把“诗、词、曲、联”称作中华文化的四大瑰宝的话,那么解缙就是把对联推向顶峰的一代“联宗”

天理自在心中,心存理,就能明理,才能辩理。解缙从小就有那么一股天生的浩然正气、胆大心细、敢说敢为、聪明绝顶、思维敏捷、曲直分明的才气。

【歪理歪说】:一日,皇上闲得无聊,别出新裁,下诏书要李尚书进贡公鸡蛋,李一听魂都吓飞了:世上那有公鸡蛋,这不是故意为难?急得李尚书回家寝食不安,夫人问其故,说:“此事一定是一个聪明题,你不经常说贤婿解缙聪明,何不找来一问?”一句提酲梦中人,快快有请,解缙一听:“小事一桩,不用着急,快叫老丈人好吃好睡,不要急坏身体。”老丈人忙问他有啥办法。他说:“你备好官船,挂上旗子,写上官衔,我替你进贡。”李尚书说:“拿什么进贡?弄不好是欺君之罪,此事尔其答上老夫,也不能害了贤婿呀!”解缙说:“天机不可漏,到时自有分晓!”第二天,解缙到了京城,皇上宣见,进宝人是一小伢,站立盯看:“你是何人?来做什么?”解缙不慌不忙:“小民解缙,来替岳丈李尚书进贡的”皇上又问:“你岳丈为何不亲自来?”解缙说:“岳丈在家生小孩,不能前来。”皇上哈哈大笑:“男人怎么会生崽?”解缙忙说:“是呀!男人不会生崽,世上公鸡哪会下蛋?”皇上一听,有道理,进贡公鸡蛋一事从此不提,并留下解缙,封以学士官衔。

共 1 75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传奇小说。作者将解缙的传奇故事,活灵活现的写了出来”从他呱呱落地之后,便与众不同写起,接着按照他的成长时间,分阶段来写,增加了小说线索的连贯性。读到解缙小时候那些调皮故事,或者是才智过人的故事时,不由心生钦佩之情。到后来,他的斗智故事更为传奇:【歪理歪说】、【审鹅】、【解缙救宫女】……更让人拍案叫绝。这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的,神话了解缙,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他,喜欢他。作者可能还有一个意图,劝诫读书之人,必须好读书,善读书,才能发挥“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用。淡雅很佩服作者的才气,写传奇故事都这么精彩,那不知道翻阅了多少本县志或者古书,才写成这么精彩的小说。值得细细品读,推荐共赏!【编辑“清风淡雅】

1 楼 文友: 2014-09-27 16:12:00 感谢作者赐稿诶【荷塘】!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2 楼 文友: 2014-09-27 16:12:42 这篇小说让大家知道了更多的关于解缙的故事,值得细读!谢谢作者分享!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楼 文友: 2014-09-27 16:1 :18 【荷塘】有你更精彩!期待你佳作连连!祝秋安!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4 楼 文友: 2014-09-27 18:47:17 哈哈!谢谢!的确用了我不少时间。您说对了,还有一个意图,劝诫读书之人,必须好读书,善读书,才能发挥 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作用,问好! 爱写作,特别是剧本。虽没天赋,但有执着,相信花开总有结果时。

5 楼 文友: 2014-09-28 06: 6:28 解缙死得光彩,葬的安乐。解缙虽然比郑祖三晚死四年,但 重望可风 四字铭是郑祖三慧眼识人,解缙莫负重望,两人最好心结,更是宿松百姓情结。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5 楼 文友: 2014-09-29 10:16:05 谢谢老师欣赏!赤峰治疗癫痫病费用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身体寒会造成月经不调

小儿便秘的几个原因
老人家风湿骨痛吃什么好
幼儿夜间咳嗽小妙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