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弟来赤体系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3-02

《 三 圣 之 道 》 作者 徐善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在这纷繁复杂、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丛林,人生的道路到底应该如何走?这是每个人都应好好思考的问题。我是谁?这是根本问题,是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定位。我从哪里来?是根源,是初心。要到何处去?是目标,是方向。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就是人生的道路问题。

遗憾的是,太多的人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有的迷茫、困惑,无所事事;有的徘徊不前,充满压力和自卑;有的陷入歧途,甚至违法犯罪。他们的人生低效,充满痛苦。

其实,无数先贤早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千百年来,无数先曾发出过同样的问讯。他们用自己的精神、智慧和生命,为世人搭起了平坦、光明、多彩的幸福天路。

论语-学而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内涵非常丰富深刻,包含儒家主要思想。儒学是做人的学问,是人际交往的学问,是使人幸福的学问,是培养社会精英,完善君子人格的学问,而途径是学习开智慧,实践提情商,完善人格,提高境界,促人幸福。

儒家经典《大学》对人生提出了明确的人格完善道路和步骤,即三纲八目,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为人生宗旨,八目为修行过程及社会外用。

孔子描述自己的人格完善过程,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是通过提高智商和情商,来完善人格,到了七十,社会规则才彻底内化为自觉,人生才真正自如自在。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凡人。人格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磨砺过程。

一次,子路问,如何向别人介绍先生?”孔子说,你就讲,我的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可见,孔子最在意的不是地位、名声,而是学问、智慧,是教书度人。老先生以服务社会百姓为乐,忙得忘记了时间,甚至超越了生死。这才是人生正道。

儒家重视社会生命,以内圣外王为理想,积极入世。儒家有两大目的,一是为社会制定规范,打造大同社会;二是为世人完善精神人格,打造精神家园。人格完善的君子,现在叫精英,正是儒家做人的目标。为此,创立了仁义理论、礼乐教化、中庸之道等思想体系。

道家更重视人的自然生命,提出道法自然、无为不争的治世思想;以贵生乐死、性命双修、齐物逍遥等理念为人生原则。

道德经为世人指出了一条人生大道。道本意是路,引申为人生道路,有规律、智慧、理论之意。德是德行、习气、精神境界。德经中说,上德不得,就是说,好的德行不贪得。可见,德行与物欲成反比。道德经题目就是告诉世人遵守大道,提高德行,完善精神人格的心路和经典。

庄子一生践行大道,行为洒脱快乐,堪为世人楷模。他的人生修炼过程是:外物、外天下、外生死,彻悟、见独,无古今、无生死。修炼方法也是在社会实践中,跳出物欲、名利和生死烦恼,开智慧、明大道,提高情商和境界,达到心中无时间概念,无死亡牵挂的自在乐活状态。

佛家更重视精神慧命,其理论可称为心学。佛家以菩提为宝,菩提不谛也,不一样的生活真谛。世俗的人重视财色名食睡等外在的东西和享乐,而佛家更重视内在的精神修炼和苦行。他们以戒为师,清静为乐,随缘自在。

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为对治世人过多的欲望、过强的占有欲,断绝世人的烦恼和对生死的牵挂,佛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概念、新理论,如:空的理念、平等思想、普度众生理念、极乐概念等。佛家的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对快速提升世人的精神境界,确有神效,方法非常科学。

佛家提出的人生道路是八正道”理论,即正思正见,正语正身,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思正见是开智慧,正语正身是修正言行,正命正精进是端正慧命、提升精神,正念正定是思想念头情商达到正定境界。这套理论将智商、情商、人格境界、社会实践组成一个整体,非常科学。

曾讲,众生皆迷,唯吾觉悟;众生皆苦,唯吾自在;众生平等,唯吾独尊。佛与凡人的区别,就在觉悟不觉悟。觉悟了,精神人格完善了,就快乐自在了,就成佛成圣了。可见佛是圣人,是精神人格完善的人。人与人的本质区别是精神,而非财富、地位、名声。若过于重视物欲名利,将永远陷在生死烦恼的苦海。

每个人都有三种生命,自然生命是基础,社会生命是根本,精神生命是灵魂。三种生命需要三种理论来支撑,道学能更好地完善自然生命,儒学能更好地入世立功,佛学能更快地提升精神境界。综合运用好三种理论,平衡好三种生命,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现代人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也不缺平台、项目和机会,学习先贤,振奋精神,勤奋敬业,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成为精英,成就幸福人生。

圣贤思想功在千秋,利在自身。圣贤精神历久弥新,圣贤智慧是世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是最科学的生命真谛,是人生腾飞的翅膀。沿着古圣先贤开辟的光辉大道,奋勇向前,美好人生,就在前方!

人是生活在社会现实中,人更是生活在观念中。一个人要是拥有了强大信念,会为你让路!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人生

《人生》,著名作家路遥的同名中篇小说,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是作者路遥的成名作。定价为29.80元。

人格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戏剧中演员所戴的特殊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分。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外部未必显露的东西,这些稳定而又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表现了一个由里及表的、包括身与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人格。

郴州男科医院男人勃起功能障碍该怎么办韶关中医癫痫病医院

补肾调和阴阳的中成药
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
动脉硬化能吃通心络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