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首届中美文学论坛会址定在风景如画的斯坦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21

“首届中美文学论坛”会址定在风景如画的斯坦福大学内。

斯坦福大学是世界名校,出过几任美国总统,产生过许多世界名人,名气很大。据说由于近年世界IT经济的发展,曾经参与创建硅谷的斯坦福大学更是如日中天,其商学院排名已经超过哈佛跃居全美第一。

斯坦福大学基本上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我们经过据说是校门的地方只看见两根简单的柱子和一串英文字母。斯坦福校园很大,到处都是树林和空地,它的面积有八千四百英亩之多,换算成中国土地单位就是四万二千亩,合二十八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有些骇人听闻,它比我们四川所有重点大学加在一起的面积还要大好几倍。在这样一个面积辽阔的大学里念书,找不着北是平常的事情,据说许多老教授教了一辈子书,却从来没有把校园走完过。

该校现有两万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国学生,校园里什么肤色的年轻人都有,什么样的语言都不缺少,整个就是一小联合国。但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餐,斯坦福名气大,学费自然也不菲,据主人介绍,普通学生年需学费约四五十万人民币,还不包括生活费自理。对一般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名校生确实是不能承受之重。

下午一点,首届中美文学论坛在斯坦福大学人文中心列文索尔演讲厅隆重开幕。除了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美方出席的正式代表多达数十人,既有名气很大的作家、诗人,也有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学者,还有几位专门从事中国文学翻译的美国汉学家。由于事先到处张贴海报,当地媒体进行宣传,来了不少市民、学生和华人华侨旁听,还有一些美国记者举着照相机和摄像机转悠,中国国内主要新闻机构记者以及领事馆官员也在场。

会议安排非常紧凑,节奏很快。我的题目是《网络文学对传统写作的挑战》,出国之前我做了精心准备,结合自身体会写成一篇五千多字的论文提交会议。我很快发现,这次会议有种“一边倒”的倾向,中方发言从各方面阐述中国文学创作以及评论、研究和翻译的现状,而美方也在大谈他们对中国文学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认识似乎更多地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阶段,仿佛这不是“中美文学论坛”,而是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学论坛”。我忽然明白一个道理,以当今中美两国彼此认识的不对等来看,中国人对美国的认知程度远远高于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文学更是如此。根据资料,中国近年翻译出版的外国出版物占到国内出版物的三分之一,达三十万种,其中英文出版物上万种。而美国的翻译出版物仅一两千种,文学方面不到百分之三。

我还发现美方代表往往讲着讲着就抛开讲稿开始自行发挥,讲得表情生动手舞足蹈,说明他们很放得开,尽管他们所讲的内容未必有多大价值。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告诉听众,会场上有论文的英译本,请大家自行查看。于是我脱离讲稿侃侃而谈,从互联网的流通性讲到中美文学的互补性。我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一定产生在经济发达国家,相反出现在那些落后、封闭和社会急剧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几率更大,而人类的文学史已经反复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时间到了,提醒的铃声响起来,我在回答听众问题后回到座位。其实我兴犹未尽,还想谈谈文学对等交流的问题,当然后面还有专题讨论。这天我发言之后,好几个美方代表和听众主动来同我打招呼,表示支持我的观点。

应该说,中方代表团的阵容是强大的,每个代表都有精心准备和精彩发挥,相比美国方面似乎不如我们充分,他们的发言比较琐碎和表面化。不过这不要紧,瑕不掩瑜,因为是首届,中国作家来了,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足够了。往后还有第二、第三届,相信以后的论坛会越办越好。

  (编辑:李明达)

首大医院朱思泉
云香精外用功效
小孩健脾的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