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凉山年的回访计划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2-02-02

穿越大凉山24年的回访

大凉山

回访

摘要:与24年前相比,今天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普格县民族中学彝族老师沙诺在给学生上英语课(2016年10月21日摄)。沙诺1992年就读于东山乡中心学校女子班。

前期先把钱冲到游族平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470万,其中约一半是彝族。千百年来,彝人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群山中,以农耕和放牧为生,目前还有30多万贫困人口,是政府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彝族重男轻女的观念浓厚,过去很少有家庭愿意花钱让女儿读书。20世纪90年代初,偏远彝乡学校有的班甚至一个女孩子都没有。为了解决女童入学难的问题,凉山州一些县由政府补贴开办了彝族女子班。

普格县东山乡中心学校是第一个开办彝族女子班的乡中心校。当年为了招满两个班90名女孩,乡干部和老师挨家挨户跑遍了周围几个村子,女子班的学生一律住校,每人仅需交纳一些杂粮和柴薪,以及很少的现金。1992年,曾在这里采访拍摄凉山彝族女子班。

与24年前相比,今天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学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都能享受9年义务教育,考取职业学校还可以继续接受3年免费教育;无论住宿还是营养餐,政府都给予补贴 因重男轻女造成的彝族女孩入学难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改变。如今,东山乡中心学校49%的学生都是女孩,普格县民族中学女生比例也达到了47%。

新华社 陈燮 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重庆哪男科医院好
银川盆腔炎治疗费用
东莞哪里看癫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