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同题从上游到下游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8-27

老鸭头年轻时其实不叫老鸭头,他有一个大名叫张正中。敢于把蒋介石的名扭过来叫,可见此人生命力旺盛,思想也很红。自古名如其人,所以从名字可以看出老鸭头绝不是个落魄的人,起码一开始不是。

老鸭头身材高大挺拔,经过农业体力劳动的适度磨练,越发显出一种强壮魁梧的气质。如此体面的人为什么最后落了个这么邋遢猥琐的绰号呢?这可就要归责于世事的变迁。

老鸭头是在成为鳏夫很久后才摊上这个绰号的,因为落魄后的老鸭头靠养一群鸭子为生,于是慢慢就叫出了这么个名字。听是不太好听,可好的是指代明确。别人一听起来就知道他是养鸭子的,自然会找他买鸭子买鸭蛋。这样一来,这名字就成了一个固有的广告,相当于自己为自己代言。

年轻时的老鸭头在生产队里确实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0多岁就当上了一个小队的队长。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老鸭头自然也具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他老婆生前是队里的妇联主任,苗正根红,那真是一个呱呱叫的漂亮能干媳妇儿,名叫珍珠。这一对红人夫妻,可谓夫唱妇和。在大集体的年代里,那真是像飘扬的红旗一样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这么“有权有势”的人家,加上那时候老鸭头年轻力壮,所以以前老鸭头的小日子过得很是正统体面,最关键是意气风发。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还不到40岁,能干的妇联主任就突发心脏病,留下三个孩子去了。紧接着田地又分配到户,权力集中于生产队的时代结束了。各家各户自己干自己的,自己安排农事安排生产,再不用听着出工的钟声赶急赶命的,也再不用纠结公分记得苛刻了。基本上只要不干杀人放火或者揭竿起义这种极端的事情,各家各户算是自由了。

而这种变化对老鸭头来说,可不是什么值得欢欣的事情。田地到户,首先小队长手里的权力就没了。还有同时与权力相伴相生的许多说不清楚的东西也没了,比如小青年的羡慕、大姑娘小媳妇的崇拜等等。所以老鸭头那阵子很是落寞。可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好好的漂亮能干的老婆又没了。算起来,老鸭头“堕落”的根源就是从那时候埋下的。

一个家但凡没了女人,就一天天的显出破败来,特别是在农村男女分工比较明确的社会里。首先在外象上就会有表现,家里不再整整齐齐,各种脏不拉几的衣服随意地挂得到处都是。那曾经燕语莺歌的床看起来也不再像个床,乌黑的被子早已看不出喜鹊报春的图案。就那么随手一甩地耷拉在一边,一半在床上,一半在地上。所以确切说,如今这充其量只能叫窝, 太勉强了。

还有,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普及洗衣机,衣服都靠手洗。渐渐的,老鸭头和三个孩子身上的衣服越来越看不出底色,全像做了特殊处理一样。这外象日渐颓废,内象自然就跟着衰萎了。老鸭头的精气神越发松懈了。内象的衰萎反过来也会作用于外象,表现出“正反馈”的效果来。因此,如今的老鸭头看起来远没有以前身板挺拔,本来有1.75米的个子,这会子看起来竟觉得矮了十来公分的样子,差不多只有1.65米的眼界。

其实老鸭头是个积极的人,他并不是老婆一去世就开始衰萎的。刚开始几年,因为孩子小,也就一心的奔生活。每天忙于田地农活,闲时还做做木工贴补家用。忙碌的人精神是不会显出颓废的。倒是又过了几年几个孩子长大以后,才出问题。

这个村子没有读书人的风水,尽管老鸭头两口子还算得优等基因发源地,可三个孩子还是没有一个擅长读书,全都于初中门前门内辍学了。大的是女儿,初中回家晃晃就大了,出嫁了。两儿子渐渐也大了可以干活了,老二机灵一些能自立当家,老三呆头呆脑的,其实也不是傻子,就是不太聪明而已。但不管怎么说,如今不用交学费也不用花大钱了。随着儿子渐渐成年,农田一步步移交给两儿子之后,老鸭头就正式干起了现在的行当——养一群鸭子为生。

而这个时候老鸭头才真正步入了孤寂难耐的中年。俗话说,保暖思淫欲,闲暇生异心。这个年龄的老鸭头才正切体会到没有女人的苦,半百的小老头了,心中经常涌动小伙子才有的躁动洪流。再加上如今没有经济负担相反还有了稳定的收入,养着鸭子经常有鸭蛋吃,经济也活络,各种荤腥野味只要想吃都买得起了。在这优厚的物质条件下,中年的老鸭头逐渐焕发出第二春来。

老婆刚去世那会,权力丧失,孩子众多,没条件也没心思想这事。再说农村信息不发达,合适的半路姻缘也不是那么好找。所以,老鸭头平静地过了十来年。

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老鸭头过着小康殷实的生活,精神抖擞,经济阔绰,这对于还在贫困中挣扎的妇女还是很有吸引力。再说了,这人到中年,对于一些虚的东西比如面子名声啥的也看得开了,人变得大胆勇敢了。年轻时的老鸭头稳重谨慎,除了对自己老婆,从不敢对别的女人动心思,其实也没想过动心思,毕竟那个时候过的还是很美满。

如今的老鸭头越活越对生活感到不甘心,他决计豁开脸面找女人了。刚开始时还只敢瞄准同村的几个寡妇,当多次骚扰不成之后,他决定把目光扩大了。如今的行当很有利于他搜索信息,关于女人的信息。因为他每天不再拘泥于自家田地里,而是顺着河流上上下下地放鸭子。只要是沿河边的,他想去哪个村子就去哪个村子。

农村的河边,乡里人都知道,那可是女人常去的地方。山间的小河汇集的都是山泉水,水质清澈见底,洗衣淘米洗菜啥的都可以在河里解决。长年累月在这河里上上下下,碰上女人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久而久之,临河村子的女人,老鸭头算是都了如指掌了。性格开放的在来来往往的嘻哈间和老鸭头已经很熟了。老鸭头手里有资源呀,今儿送个不再生蛋的老鸭,明儿顺手塞几个鸭蛋,他想讨好哪个女人真是太容易了。

前面已经交待过,如今的老鸭头不是当初的老鸭头,他不再把名节看得那么重要。生活需要实惠,老鸭头需要女人。他需要女人来释放他不甘泯灭的青春。于是乎,老鸭头性情慢慢变得豪放不羁起来,和河边的女人们开着各种荤素不忌的玩笑。结过婚生过孩子的女人有什么不敢说的,从此,各种即兴的颜 景话剧常年的在河边上演。久而久之,老鸭头也固定了几个气味相投的话剧搭档。在这山清水秀的背景之下打情骂俏格外的清风荡漾。一时间里,老鸭头过得很是愉快。

可是日子一长,老鸭头发现这美妙犹如隔靴抓痒,还是虚幻了些,特别是被一些风骚媳妇撩拨过后更加难受。因此,很确定的,老鸭头知道自己需要更实质的东西,他想要一个可以让他压在身下的女人。

在头脑中搜罗过一遍那些认识的女人之后,老鸭头锁定了一个目标。这个女人不是寡妇,经过几次碰壁,老鸭头早已对寡妇不感兴趣。他发现,这个世界很奇怪,寡妇反正多年守寡早已适应单身的生活,倒是院门内的更好得手,而且更刺激,万一勾引到手还能彰显他的男人魅力。

他锁定的那个目标40多岁,放在农村女人中来看,虽没涂脂抹粉,可身段窈窈窕窕,模样还算标致。只是她男人特别没本事,山涧泉水田温度低不出粮食,男人又没头脑干别的营生,所以多年来家中穷得揭不开锅,日子紧紧巴巴。

这个女人也有两儿一女,其中一儿子与老鸭头那个半憨不呆的小儿子是小学时候的同学。听儿子说过,他们家非常非常穷,六一儿童节每个孩子都可以有个三五块钱的买东西吃,唯独她家儿子吃的是从家里带的黑黑的窝头。

这个女人叫戴墨,名字倒是有点雅致,显得与黄土地不搭,与山水情韵倒很相符。女人的心思大概也如那湍急的河水一样不曾停歇,总是在往前奔流,可又不知道流向何方。

他们的相遇当然也是在河边,话题的开聊无需准备。“妹子啊,洗衣服呢!”这不就拉上话了。得知双方竟是同班家长后,自然就有了更亲近的理由。那么,只要熟稔了,送点鸭蛋老鸭什么的就是常事。

“哎,不能不能,哪能经常要您东西呢?”一开始,戴墨肯定是要推托的。

“唉,妹子别介意,自家养的又没花钱,给孩子改善改善伙食吧!”老鸭头自有他的推销方法。冠上了孩子的名义,一个母亲还怎么推脱呢?再说,孩子面黄如纸、精瘦如猴,确实需要加强营养。那么这样,一种联系自然就延续了下来。

苍蝇是有野心的,鸡蛋是有缝隙的。世间男女也是如此。在长久的联系里,不时的“越界”在所难免,比如一个荤色的笑话,一个无意的触碰。量变引起质变,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刺激一直频繁撩拨着中年的神经,终于在一个偶然出现的机会中,有一个刺激触动了生命原始的按钮,攻开了生命隐秘的阀门!

老鸭头如愿以偿。要命的是,戴墨以为她看到了一片蓝天!

从此,一出红尘老戏在一个河边的古老村落频繁上演。主角沉迷其中,越迷越深,越深越迷,渐生痴念。他们想要长相厮守了!

“你离婚吧,离婚跟我过。你这日子过得太苦了!”老鸭头慷慨陈词。

“好是好,可是孩子呢?还有乡亲会怎么看?”女人临阵懦弱了。

“孩子怕什么,都十几岁了,过几年能自理了。乡亲不用管,日子是自己的,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老鸭头急切想过上正常完整的家庭生活,极力游说戴墨。

“可是还是很丢人……”女人低声犹豫。

“丢什么人,领证就是合法夫妻了。谁也奈何不了。再说了,和我一起不爽吗?吃香喝辣的,还有那个……”说着,老鸭头又调戏了她一回。

“那……好吧……你以后可一直要对我好。”女人的怯懦被阳刚驱逐殆尽,臣服了。她以为即将的未来是阳光般灿烂的日子,心中充满希望。

主意打定,接下来自然就是和那没本事的老公摊牌离婚了。

在农村,离婚是个稀罕事,也是个丢脸的事。一般再不和睦的夫妻在贫困的日子面前,在共同的孩子面前,一辈子就是吵吵嚷嚷磕磕碰碰的也还是会过下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女人不能离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离婚的女儿娘家是不接受的,因为田地都要给儿子继承。所以农村一般女人不敢离婚,除非像戴墨这样已经找好了下家。

戴墨的老公是个地道老实的农村人,当然无法接受这么新潮的事情。本来,这日子就已经很穷了,要是再少了女主人还像家吗?老公、孩子们以及娘家人都极力反对,甚至于孩子还以断绝母子关系相要挟。可就是在如此激烈的反对声中,戴墨还是一意孤行离了婚。她已经被鬼迷了心窍,不对,是被老鸭头迷了心窍,被眼前富裕的物质生活和刺激的桃色生活迷了心窍。她真像那湍急的河水一样,不想回头了。

于是,一离一结,戴墨由旧家搬到了新家。还是在那条河边,只是由上游搬到了下游。

这番易主之后,没有得到任何人祝福的“新日子”正式开始了。堡垒不怕外来的攻击,却怕内部的松懈。旁观者意料之中的事,戴墨并没有见着她曾经见过的那片蓝天。婚后的新鲜和甜蜜显得焦黄干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前夫村子相亲的指指点点她是看不到了,可是现夫村里老妈婆娘们的议论还是隐约耳闻,还有陌生乡亲异样的眼光总在她身上扫来扫去。她感觉这些东西像凛冽的秋风一样在扒她的衣服,让她衣无遮体,羞愧难当。

除了外来的压力,还有内源的压力。这粗俗放纵的老公原本就不是什么柔情蜜意的主,她只不过需要一个女人释放他旺盛的精力。至于其他,概不关心。还有,那个半呆不傻的继子,因为处事不机灵,出去也找不到事做,成天待在家和她杀急。今儿个把锅藏起来,明儿个把锅铲藏起来,不让她煮饭吃。争争吵吵更是常事,而老公对这一切不闻不问。他只认每天回家有饭吃,家务有人做,晚上有女人泄欲。

可是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出弓没有回头箭,再委屈再难耐也只有忍着,戴墨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新婚日子中煎熬。果然,不出半年就出事了。

事情的起因还是和那小儿子的争吵,半呆不傻的儿子没有轻重,火头上竟对准她的胳膊就是一扁担打来。农村的扁担都是老竹子所做,异常坚硬,而且是扁平的形状,就像劈刀一样。“卡擦”一声,戴墨听到了手臂骨头断裂的声音……

这一刻,戴墨很痛很痛,可是心中的绝望比疼痛还大。她想如果她不离开以前的家,再怎么着也不会落此遭遇。前夫穷是穷,可从来没有打过她,自己的亲生儿女更不可能对她下此毒手。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吃,自己酿的苦果得自己咽。半年前刚刚被“恋爱”滋润得有些许桃红的戴墨,在这种日子中一天天憔悴下去,本来就快到更年期的人了,就这样日渐枯萎了。看起来,半年前的活泛真像回光返照,戴墨万念俱灰,她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在某一些愁苦的时刻,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女,自己的娘家。他们都已她为耻辱,早已断绝了关系。特别是女儿,每次回娘家都要经过她所在的村子,可是从来不来看她。甚至凑巧碰上了,也装着不认识。戴墨心寒至极,也后悔至极。可是她觉得她已经无法扭转命运的结局。

半年之后,戴墨的胳膊好了,可是她的心情一点都没有好起来。日子还像以前一样过,就像门前的小河一样,只是再没有那清脆叮咛的美感。戴墨的精神垮了!

在一个忙碌的午后,戴墨口渴了。她拿起水杯准备喝水,几乎在同时的那一瞬,她也瞟见了墙角放的农药。这一刻,她开悟了,她再次看见了那片蓝天!戴墨喝农药死了。

截止死日,结婚才一年三个月。戴墨再一次勇敢地为自己做了选择。没有哭声的葬礼中,有一个年轻女人的身影从马路上匆匆经过。

鉴于农村风俗,戴墨只能葬在本村。可此村肯定不会有人替她扫墓修坟,这么看来,戴墨是把自己交给了青山。寒来暑往,青翠黛墨,总有一个季节青山会显出她的颜色。还有山下那条小河,未曾停歇的河水早已把她的灵魂带往远方。

再次做回鳏夫的老鸭头更没了人的精气神,早先就气节全无,现在越发邋遢懈怠了。也就成了开头我们看到的样子。老鸭头还是赶着一群鸭,还是在那条小河,不过不再往上游放了,而是改往下游放。

下游放鸭出去容易回程难,一次次逆水赶鸭的老鸭头感到回家越来越难了。趟在凉凉的河水里,老鸭头越发力不从心了。已经年近70的老鸭头已经在这条河里上上下下趟了20年。差不多从60岁开始他就不再聊那些婆娘媳妇了,不需要聊了,他回光返照的青春和精神一样平静地走向衰萎了。如今的他只不过靠惯性机械地度着残生。

几年之后一个疲劳的间隙,老鸭头低头看见了水中自己有点佝偻了的影子,影子在水流晃荡的波纹中显得更扭曲了。奇怪,在河边生活了一辈子,他这才第一次这么细致地观察起流水中的自己来。

他想起了以前,眼前出现了许多以前的幻象。他看见了生产队许多人一起干活波澜壮阔的景象,看见了戴墨站在河边青石板上绯红的脸颊,看见了年轻时珍珠矫健的身影,甚至还看见不同时期的自己:有儿时在河水里翻腾的自己;有来回忙碌的自己;有没廉没耻和婆念媳妇打情骂俏的自己;也有孤寂落寞的自己……

后来幻象变成了声音,许多声音——有鸭子的嘎嘎声,有流水的哗哗声,有女人们的嬉笑声,有吵架打骂声……还有生产队出工的吆喝声……这群笨鸭要是没人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回家?老鸭头最后想的是这个。

共 572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老鸭头也曾年轻过,他也有美丽的妻子,可是,日子啊,如果没有女人,仿佛就不能过成一个完整的人生,一如老鸭头,中年丧妻,将他打到了尘埃里。他的日子有了灰色基调,他与鸭子相伴时,孤独缠绕,心也在低沉中起了波澜。也许欲念是左右一个女人的导火萦。戴墨,便在老鸭头到上游放鸭时的小恩小惠里打开了心园之门。多期望老鸭头是她的蓝天,可一切又是悲惨的落幕。最终,戴墨没有看见蓝天,却命归在农药下,她终于将自己交付给了蓝天。老鸭头,他这下是真的沉默了,他是有梦的,梦里有他的珍珠,有他的戴墨。他却只能放鸭,是到下游放鸭,残喘着他的余生。小说标题别具匠心,以《从上游到下游》演绎了一个人在不一样的选择后,命运的不同。作者在小说中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起首不惜笔墨对老鸭头的身世、欲念的起始作出交待,接着,便以峰回路转的方式,安排上游的戴墨出场。戴墨与丈夫离婚,嫁给老鸭头,作者为戴墨的命运赋予悲惨收场,也正迎合了作者的标题之所在。结尾,让人深思。老鸭头到下游放鸭也预示着他命运的哀衰。问好作者,推荐赏读!【:竹儿】【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8:10:25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山,感谢支持系统短篇!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回复1楼文友: 09:20:55 谢谢竹儿老师详尽准确的编按,辛苦了!

2楼文友: 18:16:51 小说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以老鸭头上游放鸭,结识戴墨,结果戴墨离婚,嫁给他为线,展开叙述。戴墨本以为老鸭头会给她幸福生活,却没想到老鸭头给她的却是阴沉的人生,她将自己交付了,交付给死亡。她最终回归了她心中的蓝天。老鸭头,不在去上游放鸭了,他去了下游,就如他的命运,在悲哀中残喘着。上游,下游,预示命运的阳光与阴霾,别致又引人深思的标题!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回复2楼文友: 09:22:48 竹儿老师慧眼,我一点点小小的设计 从上游到下游 都给您看出来了,谢谢啦!祝福竹儿老师夏祺!

楼文友: 19: 9:02 青青的小说,语言非常简洁老练,人物个性分明,选取的事件也比较有代表性,把一个寂寞的中老年老鸭头的心理描摩得深刻到位,结位的落寞更是让人平生凄凉之感。

稍砸一下,个人感觉高潮不太明显,另外,叙述性的语言也比较多。如有不对,请见谅哈!问好青儿!

回复 楼文友: 09:24:40 随玉老师好,谢谢中肯点评,那些问题确实存在,这也就是我自己觉得我的小说不太像小说的原因。我争取努力纠正。

4楼文友: 22:50:08 平铺直叙将农村的一幅画面在娓娓道来中徐徐展开。是物质匮乏导致的人情淡漠?还是封落后的风习把人逼到绝境?文中的种种表现留下疑问。

语言纯熟但表现手法单一,在情节设计起伏、详略安排和细节表现方面可以加强。 雨棠莺啼无非常景,见得懂得便是值得。

回复4楼文友: 09:25:48 嗯,是的,对小说的写法确实力不从心。谢谢豪哥老师。

5楼文友: 08: 2: 老鸭头这个人物形象很生动。我喜欢并仰望这样带有泥土味的文章,我常常想,这或许跟一个人的心性有关。我还在青春还在言情,你们的文章上升到人生、人性,突然就觉得遥远了。戴墨起了这样一个名字的女人,对自己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愿景的,老鸭头只是点燃了她内心的那根火苗,然而她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却落得这样的结局,她无法接受吧!只有死才能解脱。 素色画悲秋,清歌唱我愁。断句写轻忧,浮生若水流。

回复5楼文友: 09:29:01 欢迎向馨蓝老师互动探讨,你还在青春言情那是说明你年轻呀!我该青春言情的时候在做梦,没想到写字,等到这时候了心里当然只有这些东西了。

6楼文友: 08:52:54 青儿不但诗歌写的好,小说写得更细腻到位,佩服学习啦,抱抱青儿,继续努力,加油!

回复6楼文友: 09:29:48 谢谢孤音老师留评鼓励,青青继续努力。

7楼文友: 09:54:55 不好意思,打错一个字 保暖思淫欲 当为 饱暖思淫欲 ,哪位有权限的老师改一下就好。 深深地思考,浅浅地表达

8楼文友: 10:2 :22 也不算错,老鸭头找女人要求不高,也不过为着 保暖 而已。 来到江山园地,流连忘返——目不暇给的欣赏和学习。思想的交流通过文字载体会更加深入,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是我的希望。

回复8楼文友: 14: 2:49 呵呵眯着解释有点无厘头。欢迎老师!

9楼文友: 11:27:17 青青的进步神速哈,我看出你文字的进退有据,收放自如,这是一个征兆。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嘻嘻 想写点什么,一落笔却不知道要写什么……这也是我写作中常碰到的问题。

回复9楼文友: 14: :41 晕啊。。。

10楼文友: 21:41:56 一件寻常事儿,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跳跃,朴素里一片鲜花。学习欣赏!

回复10楼文友: 09:15:52 谢谢老师指点,我很想学习写小说,可是还远远没有上路。您小说的语言简洁到位,很有特色。细节描写也非常出彩传神,向您学习。祝福!

小孩子不消化怎么办

一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小孩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青岛双鲸维生素D滴剂多少钱
糖尿病胃轻瘫腹胀吃啥好
缺钙镁的症状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