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宛儿的那些唏嘘事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16

宛儿走了,让人惋惜,让人悲切,动容,极尽哀致。

这是评论家仵埂先生笔下的小宛。原名范术婉,一个极致女人,她的诗如同她的人一样极致,诗味深长,如今这位才女走了,她的诗却留下了。

幸运跟诗人无关/因为是人的生命里有一副残缺的藏宝图/诗人终其一生/都在寻宝

小宛还这样吟唱:

你用你卖掉自由的这笔费用/买下了一生的琐事/而我攒钱似的攒着自由/花也花不完

然而这个有着极高天赋的女人似乎早已知了天命,她说:

我结婚了/想从父母的手臂中解脱/我离婚了/想从丈夫的手臂中解脱/我还在挣扎/想从自己的手臂中解脱

听说这个宛儿和文坛贾才子有点瓜葛,于是我想《废都》中的唐婉儿是不是有她的影子。

自古才子多情,然而自古才女却薄命,术婉已大化于天地间,正月的冷风将我的思绪扯远,也将宛儿的裙袂扯成一面旗帜,这面旗帜飘扬到了唐朝。

上官婉儿,别名小宛,人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时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奴。十四岁时因聪慧可人又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婉儿长于掖庭,一生跌宕起伏,历经四朝,经历了武则天革唐立周、中宗复辟等一系列激烈的政治斗争。她从一个婢女逐渐登上秉国权衡的舞台,远非一般吟诗作赋的小女子,绝代才华的另一面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政治手腕。唐中宗时,权势更盛,在当时的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从纷繁的史典中以及相应的轶史中可以知道,上官宛儿一生都在政治上走钢丝,政治是什么,政治是婊子,她也就成了婊子,先是帮武则天尊崇武氏,排抑皇家,后又帮李室打击异己。皇室的血雨腥风斗争终于使她成为牺牲品,也是她的咎由自取。然而她的才华却被历史掩抑不住。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负面评价居多,认为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而在当时的文人笔记中,却不乏对她文才和政治才能的赞誉之词,张说在《上官昭容文集》中作序称其“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上官婉儿一生留下了二十余首诗,其中《彩书怨》借景抒怀,甚为好评。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景托情,天气之萧瑟,情怀之惆怅,在短短40字中浑融一体,曲尽缠绵,格外脱俗清雅。

婉儿的一些山水之作,已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相去不远。可以说是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的导路先锋。

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莫怪人题树,只为赏幽栖。

只可惜一代才女佳人香消玉殒,令后人惋惜不已。

似乎宛儿就是惋惜的代名词了。再让思绪将才女的裙袂拉向宋朝。

南宋的才子陆游和才女唐琬一首《钗头凤》让人肝肠寸断。让我们再一次欣赏这首词吧。

先看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再来看唐婉的和《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琬又是美丽多情的才女之一。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这实为人间美事。遗憾的是身为婆婆的陆游母亲对这位有才华的儿媳总是看不顺眼,硬要逼着陆游把他相亲相爱的她给休了。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把唐琬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不幸的是,陆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有情人未成终生的眷属,唐琬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仍思念陆游不已。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唐琬征得赵某同意后,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陆游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唐琬则以此词相答。

这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

只留下这首词,让后来人唏嘘不已。又一个叫做宛儿的薄命者。

千百年来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遗憾的爱情故事。岁月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清朝,一段凄婉的故事又一次上演。这次的女主人公叫做董小宛。

董小宛,本名董白(年),字小宛,一字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卖笑,但她那清高的脾气有时不免露了出来,得罪了一些庸俗的客人,然而却赢得了一些高洁之士的欣赏。因而结识了才子冒辟疆,两人从相识到相知最后到嫁给冒,极尽恩爱,或焚香沏茗,或腌制董肉董糖,都做到极致。

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关南下,江南一带燃起熊熊战火。清军肆虐无忌,冒家险遭涂毒,家产丢得一干二净。小宛随夫一路南逃。艰难的生活中,饮食已是难饱,小宛的身体又十分虚弱,加上照顾辟疆连续几场大病,使得小宛身体顷刻间垮了下来,连续二十多天喝不进一口水。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在冒辟疆通彻心扉的哀哭声中,小宛仙逝,年仅28岁。葬之于如皋影梅庵。

董小宛兼画并工诗词:《绿窗偶成》: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历代文人多有凭吊,不愧为秦淮八艳之首。后来又演绎出董小宛进宫成了顺治皇帝的董鄂妃,且不管孰真孰假,也是哀怨加上排挤,不久即病死,顺治还为此出了家,成为一位爱美人不要江山的皇帝,更是让后人为此情悱恻不已。

为什么这些叫宛儿的都是如此的宿命,且个个风华绝代,才气绝伦,历史有时就是如此的让人不可思议,百思不得其解,却又是那么的具有相同性,难道美丽也是一种错。

掩卷长思,为小宛唏嘘,为历史唏嘘。

共 276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自古红颜多薄命。”但有才华的女人命运更好不到哪里去。文中列举了几个异样的名字里有宛字的女人:宛儿、上官婉儿、唐琬、董小宛等四位苦名的女人。她们的才气给他们带来的是灾难,而并非命运的改变。也许是因为她们更才气、更敏捷、更过人,她们能够看破世间事,甚至是看破红尘,于是做出更多寻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文章观点明确,主题突出,好文章,。【实习:了缘无尘】

1楼文友:201 - 12:41:52 老师的文章很有才气,但我的编者按却写得太过简单,实在不好意思,望老师见谅。创作辛苦啦。祝福吉祥。 处处与人为善,时时修身养性,伸手相助需助之人,不逞强,莫逞一时口舌之快。

2楼文友:201 - 2 :21:56 含金量很高,天使欣赏了你所有作品,天使向您问好! 万事我曾奋斗,胜败不必由我!

支气管炎肺炎吃什么好得快

小孩积食严重中药调理

孩子积食口臭吃什么药

肾炎的早期症状
中年缺钙吃什么
痛经的日常保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