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的烙印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22
每每在寂寂的夜晚翻起手机相册心中就莫名的感触。每一张图片就像时间流失的烙印,记录着春天花事的繁忙和落红的伤感,夏天蝉鸣的幽静,秋天高木的萧索 ,冬天飞雪下的素洁。时光匆匆,如隙中之驹,过去的如梦中之身,唯有它却成了时间的见证。
踽踽独行、或互邀相向,留下了流年的故事;随手一拍,或昃食宵衣,满满的都是感动;阡陌花开,幽幽深林,是梦的写真;素练白云,片片枫叶,更是诗韵满盈袖。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开时香气扑鼻翼,谢时片片如雪飞。古人留下了许多伤感,如今应该留下的是惊艳的仙气。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些诗都是形容梅花的 ,但我觉得用在这里也没有错,李花年年开时是白 ,去时是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什么样的修行才能同时被日月沐浴。是孤傲、是清纯、或者是秋日里的孑然一身。
“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一片落花,青春已减 ,陌上落红千万点,当然更是使人伤春、惜春。虽说“化作春泥更护花”但是落花催人老。
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吧。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一切都很自然而美好。
灰色、“片片云瓦”一缕炊烟和大秦岭一起形成了高雅的和谐。这里的居民可能怎么都没有想到利用单色的自由,创造了最丰富的色调,收敛了艳丽的低俗,形成了自然、静谧、谦和的建筑群。
迎着秋风,踏着秋雨,仔细聆听秋天的呢喃。捡拾起一片发红的秋叶,也捡拾起了过往的曾经,静静地仔细聆听记忆中的。
有没有想起夹在一页书中那个朦胧的故事。
秋去秋又来,冷霜催叶老,高木萧索,黄叶凋零,似乎很寂寥落败。其实有没有觉得看到它好多成年旧事都沉淀了下来,一些都归于平静。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最美的时节,天高云淡,金风玉露。处处彩叶,山山层林尽然。
在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早晨,举起手机随手一拍 ,就是一怀秋韵满盈袖。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江南的晚秋没有萧萧之气,北方的秋天有时也有春天的味道。雨后宁是挤出了翠绿和嫩黄。
秋天的枫叶浪漫了谁的温柔,又浸润了谁的眼眸。是谁染红了浓浓的秋声,速写了一副画的朦胧。
秋天里的绿枫叶,是我孤陋寡闻,还是本来就寥若星辰,真的是第一次见面。
真的感触于大自然的鬼使神斧,龙头、龙爪、龙椅、龙鳞在层层叠叠,跌宕起伏的岩石上形成了龙的家族。这就是黎平森林公园气势磅礴的“中华龙山”大大小小的巨龙或飞跃或盘踞或嘻戏,一切祥和而安宁。
没有过多的色彩,有的只是时间冲刷的痕迹 ,朴素与自然的呈现,一切都刚刚好 。
一张照片绝对平视不了“中华龙山”的气魄。踏上龙山的龙鳞只想赋一句“竹杖芒鞋胜轻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历史的冲刷,鬼魅的诗意。
秋雨总喜欢和音乐相伴,做个安静的自己,把一些喧嚣纷扰都搁在尘世之外,悄悄的高傲孤冷一回。
“山幽云雾多。“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雨来,云雾缭绕、变化莫测,雨后,宛如仙境、翠山如海。
雨天,即是开着车慢慢的在山路上转悠也不后悔此行。
车窗外是稀稀落落的秋雨,窗内是舒缓的钢琴曲,优雅而清晰。车缓缓的前行,所有的秋色慢慢的后退。仿佛告知所有的人们:过去的是一个自然的轮回,未来的才是多彩的遇见。
秋雨后,山、树、路以及山路上的落叶都被洗涤成崭新。“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流水潺潺应该是整个山谷最动听的音乐。
“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望一望南飞的大雁,听一听梧桐叶上秋雨的叮咚,可否吟一曲相思的诗韵。
黄金甲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烙印
词语名称:烙印词语读音:làoyìn【注意读音:“印”字是前鼻音】,【解释一】烫在人、动物或器物上的火印。用作标志,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示例〗清陈维崧《簇水·见古寺放生马而叹之》词:“俛首沉吟烙印,蓦听僧钟打,馀生也托象王台下。”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这就跟奴隶们头上的烙印一样,虽然奴隶籍解除了,而烙印始终除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