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远嫁的女儿母亲一生的牵挂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01

摘要:终于明白,孩子终会长大,总有一日终将远离。可是,虽是如此,又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在自己暮年时,儿女都在身边,吃着家常便饭,说着家长里短,过着承欢膝下的日子呢。 参加同事的婚礼,主持人煽情的语言中,看到同事的爸爸把她的手放到新郎手中时,突然间泪水哗哗直流。不禁又想起自己结婚时的情形。

那天,妈妈站在我旁边,一个劲地流眼泪,穿好礼服的我,坐在床边,红着眼睛却不敢抬头看妈妈一眼,更不敢和妈妈说一句话,我怕一张口,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情绪。只有姨妈在旁边不停地劝:嫁得又不远,想回就回来了,有什么好难过的,又不是过去,山长水远的来回不方便。

是啊,按理说结婚是喜事,可我每次参加婚礼,看见女方家爸妈眼泪汪汪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鞭炮声中被女婿接走时那个可怜巴巴的表情时,都会跟着落泪,特别是姐姐家女儿出嫁时,看到姐夫把外甥女交给新郎的那一刻,我竟哭得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边偷偷地抹眼泪,一边四周环顾,竟发现周围的客人也都和我一样低头抹泪。

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甚至一个在旁人看来一件很普通的事,于我,只要触及了心底软弱的神经时,我都会泪目至抽泣。常常,我会被身边的人取笑,他们眼里的我太感性。

周末打回家,和母亲唠起家常,说起大姨父的离世,心里又是一阵难过。

姨父去年得了老年痴呆,有疾的大脑常常支配着健康的身体四处闯祸,家里人一度操心如何将他安置。姨妈年岁已高,照顾自己尚且可以,照顾比她力大的姨父却是力不从心。姨妈姨父虽有五个子女,但各自有家庭,各自有各自的不得已。过年时表姐表哥为姨父的生活问题曾讨论过并达成一致,没曾想,刚刚过完年没几天,姨父就摔伤了双腿,九十几岁原本健康的姨父,病床上躺了一个月后便溘然长逝。

听母亲说,姨父离世时,闭着的双眼里有泪,或许是因为在外地工作的表哥和表弟没能及时赶到家为他送终的缘故吧?我这么想,母亲也这么说。

常人看来,九十岁的老人离世,算起来应该算是喜丧了,但对于我而言,无论多少岁,亲人就是亲人,再老,也不舍得他们离去。

想起姨父曾经对我们的好,想起摔伤后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的姨父,泪水汹涌而出。

里,和母亲从姨父的事说到她和父亲的生活起居,母亲的一句:“你什么时候退休?”又让我心酸泪滴。

我知道,母亲说这样的话是想让我早些回去。我更知道,说这样的话,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想我了。年轻时,没有这样的体会,女儿大了,离家读大学那年开始,我才有了这样的深切感知。

我知道,人老了,需要儿女的陪伴,可是,他们又知道儿女各自有家,所以,又不愿为难我们。就如同每次过年回家,她和父亲总是说:“忙,就不要回来了,来回路上花钱人又辛苦。”其实,内心里,他们还是期盼着我们回去的。就如同,周末里母亲无心说出的那一句。

“快了快了,还有两年我退休了就回去陪您。”那天,我噙泪回答了母亲。

“哦,没事没事,我只是问问,就是有点想你了。”母亲的话语变得轻轻缓缓。那一刻,我却内疚无比,仿佛对母亲的爱只在里,因为工作,到后来成家,对母亲的陪伴少之又少,每一次想她都只能是在里诉说。

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文章里说:远嫁的女儿,是父母丢失的孩子。当初没有远嫁的我,此时,又与远嫁有什么不同呢?

春节回家听母亲说起楼下邻居张阿姨家时,一脸的羡慕。因为张阿姨夫妻俩有五个孩子,女儿嫁得近,儿子也住得不远,每个月,五个孩子轮流过来给老两口煮饭,抽空陪他们聊天。

而母亲,虽有五个儿女,但我和小弟如同远嫁的女儿,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超过三次已是奢侈。大姐和大弟,也因工作忙碌,不能常回去陪伴他们,只有小妹常年在身边照顾着他们,虽然,邻居阿姨也说母亲是个有福气的人,可母亲,还是希望我们姐弟们都能常在身边听她唠叨几句。

想当初我离家时,母亲千不舍万不舍,但想到现在的交通那么发达,她说:“别说是千里,就是万里,火车、飞机,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你们放心出去工作吧,我和你爸在家不用你们操心。”

那时的我,青春不知愁滋味,竟相信了母亲违心的谎言。记得离家的那天,我满面春风,而母亲却面带愁色。她说:“一个人远走他乡,和家里隔着万重山水,语言又不通,生活习惯一定也会有所不同,一定要记得照顾好自己,如果不适应的话就赶快回来。”后来,每一次回家,母亲都会想方设法做一堆好吃的给我,她总以为,我在外面受了很多的苦,她也总以为,没有母亲照顾的孩子是过不好生活的。每一次临行,她又像第一次出远门那样对我千叮咛万嘱咐。

六年前的春天摔伤了腿,隔着我一直没敢告诉母亲,我怕她在那头担心,直到过年回家,见到她时,她才知道她的女儿曾经卧床半年不能下地。那天,母亲看着我,仍是心疼地落了泪。

当初,一腔热情的我,也如母亲那么以为,交通发达,想回家是件很简单的事。可是,到了后来才发现,工作生活、孩子家庭,回趟家根本就不是想象中多么自由而又轻松的事。

路上来回的费用不计,路途上的舟车劳顿也不计。然而,一个结了婚的女人,总有忙不完的家事;一个职场上的女人,每一个假期又是多么的珍贵。即便是母亲计算好了我归家的日子,早早为了准备好了吃的喝的,可是,一个孩子、工作、小家,似乎都不能说放下就放下的女人,在家陪父母的时间还是要算计又算计着用的。那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一个女人回家看一次母亲竟也会有那么多的牵绊,也才知道,远离父母是件很不明智的选择。

于是,就想,等孩子大些,等工作空闲,可是,等着等着,孩子大了,工作仍不能停下,而父母却在不知不觉中一天比一天老了,尤其是这两年,父母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每次过年回去看到他们日渐佝偻的身躯时,心中都会泛起阵阵酸楚,对父母更多了心疼与不舍。

一直羡慕本地的女同事,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陪父母喝个早茶、逛个街、节日里一束鲜花、一份礼物、一牵手、一拥抱,浓浓的亲情、暖暖的爱意,便在母亲与女儿的脸上洋溢。这样的欢笑与幸福,远离母亲的我享受不到,看不到我的母亲也感受不了。也终是明白,为什么本地的女孩不外嫁的道理,因为她们懂:一份常常见面、时时说话、简单的一粥一饭、不远不近地走动着,才是做子女能带给父母的,连绵不断的大幸福,也是父母能带给儿女的,最深切的关心与呵护。

想起母亲看到楼下邻居张阿姨家,每天不间断的有儿女前来承欢父母膝下,手拎着白菜豆腐去帮母亲煮饭,与母亲手挽手走在楼下的草坪上,或是坐在楼下休闲场上,脸对脸说着知心话时,母亲羡慕的眼神,远在南方的我,只能是一番感慨一番唏嘘。

清晰记得今年年后离家时的情形。

那天,摇下车窗,我眼含热泪,大声地喊着:“爸,妈,您们回去吧,好好照顾好自己。”

“去吧,去吧,路上开车慢点,不要操心家里,到了打个。”父亲眼睛湿润,抑制着不舍,努力地冲我们挥手。母亲的眼里也早已储满泪水,不舍更是爬满了她脸上每一处岁月留下的痕迹。

车子渐渐远离,直至父亲和母亲的身影在我模糊的视线里渐渐消逝。

我是一个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那天在车上,我难过了很久很久。

里,母亲说,每一次我确定了回家的日期,她都会对着日历数日子。她说:那几天她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而幸福的感觉却在与日俱增。那几天,她会把所有的等待都化成各种认真准备的美食。

到家以后,我和母亲有说不完的贴己话。记得今年临走的前一天,母亲对我说,对着日历她忽然发现,我回家后的时间过得太快,十几天的时间不知不觉中就过完了。每次临走的前几天,家中总被一股淡淡的忧愁笼罩,每次离别都是相似的泪眼纷飞的场面。母亲说:每次送走我们,她都要难过好一段日子,适应好一阵子,适应家里从热闹到冷清的过程。因此,每次回来时,我都会让女儿留在家里,多陪陪母亲,好让母亲有一个适应牵挂的过程。

当初,年轻的我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会如何想我。到如今成为人母,长大的女儿即将远离,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了母亲心中的不舍与疼痛。

每次回家数着在家的日子,每一分钟都觉得宝贵;每次分别又盼着回家的日子早点到来。然而,每一次离家都只能用龙应台的话给母亲宽心也给自己安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终于明白,孩子终会长大,总有一日终将远离。可是,虽是如此,又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在自己暮年时,儿女都在身边,吃着家常便饭,说着家长里短,过着承欢膝下的日子呢。

是啊,不管我承不承认,我已成了母亲丢失的孩子了;不管我想不想她,我都成了她一生的牵挂。

共 4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爱自己的孩子,是做父母的天性,自孩子出生到每一步成长,再到出嫁成家立业,无不牵动着父母的心。作者文中,一开始由同事的婚礼,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当父母把女儿的手放到另一个男人手中时,那份不舍、那份牵挂便从此而生,母女连心啊!于亲情,那是血浓于水;于心安,那是一生的牵挂;直到嫁了,直到为人母了,才知道感念母恩,可偏偏当一切都懂了的时候,我们却要为了事业而远行,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他告诉人们,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和恰当的尽孝办法。但对一个孩子、工作、小家,似乎都不能说放下就放下的女人,能够忠孝兼顾,那才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情。于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期盼“你什么时候退休?”让作者心酸泪滴;于是,一位女儿对母亲的承诺“快了快了,还有两年我退休了就回去陪您。”让母亲有了希望!可是,这样的美好总是在彼此的期待中:为人父母者,却总是对着日历数日子盼子女早日归来;为人子女者,却总是因为不能陪伴父母身边,吃着家常便饭,说着家长里短,过着承欢膝下的日子而遗憾着。文末一句话:“是啊,不管我承不承认,我已成了母亲丢失的孩子了;不管我想不想她,我都成了她一生的牵挂”,升华了主题,让本文更具有了感 彩,更让读者受益匪浅。感动于作者的倾情表达,希望天下儿女不忘母恩,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用怎样的方式,都要抽时间回家看看吧,不要让父母等待太久,不要给自己留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感谢作者赐稿轻舞,期待您的更多精彩。【轻舞:玉美人】【江山部精品推荐0170 2 01】

1楼文友: -21 17:15:40 欣赏了蓝天蓝老师的优美散文,学习了。

回复1楼文友: -22 09:10:1 谢谢老师欣赏,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2楼文友: -21 17:15:46 问候蓝天姐姐创作辛苦。玉儿总是感动于姐姐的这些暖心文字,在姐姐的文字里,玉儿找到了一份无人能及的幸福,那就是:母亲陪我长大,我陪母亲变老。玉儿如今已是不惑之年,母亲一直在身边,彼此很温暖、很幸福,夫复何求?足矣!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

回复2楼文友: -22 09:11:41 与姐姐相比,玉儿是幸福的,能常常在母亲身边陪伴尽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愿幸福的母亲更幸福,愿开心的女儿更开心!

楼文友: -21 19:16:59 撼人心魄的文字。用情至深,而又朴实无华,意蕴深厚,精品之作,学习欣赏了。祝编创愉快,遥致春安! 流逝的是时光,弥坚的是友情

回复 楼文友: -22 09:12:11 谢谢大哥欣赏,与大哥相比,蓝天还需不断努力。

4楼文友: -21 22:12:56 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们都是母亲一生的牵挂,欣赏蓝天老师的文章,拜读祝愉快。

回复4楼文友: -22 09:1 :16 是的,做了母亲,才知道母亲对儿女的牵挂有多深,感恩天下母亲,愿天下母亲都能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5楼文友: -22 21: 8: 4 读了蓝天老师的佳作,我想起远嫁的姐姐每次都是在父母的笑声里来,泪眼里去!

回复5楼文友: -2 08:51:4 年轻时不懂得亲情的珍贵,到了懂得时,又有了千千万万个不得已,唉,各种无奈中,唯有母亲的牵挂最长久。

6楼文友: -2 08:22:19 祝贺蓝天姐获精!情至深文则美,入心即是好文,欣赏学习了。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回复6楼文友: -2 08:52:41 谢谢雪碧的赞赏。只是写出了心中的感想。你也可以的,加油!

回复6楼文友: -2 09:59:56 哈哈,打错名字啦,别介意哈,轻舞里的雪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打错了。哈哈!

7楼文友: -2 10:57: 7 哈哈,蓝天姐,知道。我前两天的笑话更大,在皇姐文后留言写的草儿姐。呵呵。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回复7楼文友: -2 11: 8:07 哈哈,看来我俩都是马大哈!

8楼文友: -2 12:49:02 看了妹妹的文字,作为女儿,草儿愧疚母亲的牵挂和宠爱;作为母亲,草儿只希望把小女儿搂在怀里。

让时光放慢脚步吧,母亲慢慢老去,女儿慢慢长大,母女情更长。

回复8楼文友: -2 14:17: 0 是的,姐姐,此时的我们,只希望时光缓缓,亲情暖暖,让我们好好陪陪母亲,慢慢看着女儿长大。

9楼文友: -2 17:44:06 絮絮叨叨的女人,忙里忙外的故事,这便是日子。真实就是这个样子的,一个作者作文要有情绪感染,被感染的情绪会化作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篇文章做到了。

从一场婚礼有感而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母亲,一气呵成,一事成篇,你说流泪的时候,我也泪染衣衫。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不假,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细微处见真情,不断升华,让读者感受天伦的亲情享受,关乎于父母的,子女的,乃至邻居。

过日子也就是算岁月,大多数人不会算,忽然有一天老去,才发现日子过得惨淡,上万个日日夜夜似乎就是那么一天,不断重复,一日三餐。其实,人间烟火本就是这样的,家长里短,血缘亲情,互相惦记着,一起喜怒哀乐,也便是享受了。

谢谢你的文字让我感受亲情,谢谢。 用腳步丈量北大荒這片神奇的土地,用相機記錄身邊的故事。

回复9楼文友: -2 20: 7:26 谢谢老哥给予蓝天文章如此之高之评价。

文字来源于生活,感动自己的文字才能感动他人,引起共鸣的文章才是好文,道理蓝天都懂,但多数时候有感却不知从何落笔,落笔却又生硬无感情。写文,还需多向老师学习!

10楼文友: -24 0 :59:12 读姐姐这样的文字,能够不泪流满面恐怕是不可能的,我和姐姐一样,当时看那篇巜远嫁的女儿,是父母丢失的孩子》时,一样哭得稀里哗啦。虽然我不嫁的时候不远,那时候在家,隔三差五我便会带孩子去看父母公婆,想多给一些他们陪伴,想让自己余生少留一些遗憾。谁知道一念之差,我成了远行的女儿,也和远嫁的女儿一样,终于也成了父母丢失的孩子。每天除了,我的思念和父母的思念牵挂,只能靠一根细细的线相联。而我尚不知道何时结束这漂泊之旅,何时才能再承欢父母膝下?恭喜姐姐佳作获精!

回复10楼文友: -24 09:41:02 云飘,生活其实不只是诗和远方那么惬意,生活其实还有很多的无奈与不得已,为人父母者他们理解儿女生活的的中易,因此,对儿女的牵挂成了他们的事业,成了他们心中的大事。

对父母,我们有心,却因生活所迫而变得无力,但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明白父母对我们的那么情,父母是不会责怪他们的孩子的,在他们眼里,过好生活,爱好自己,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孝敬,所以,在外漂泊的我们,孝敬父母首先要做的便是保重好自己。

小孩积食咳嗽什么症状

小孩地图舌的危害

幼儿地图舌的危害

中风脑梗要怎么治疗
经期延长该吃什么药
小孩小便说痛不肯尿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