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的小吊籃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24
姥姥長得什麽模樣?記不清了;姥爺長得什麽模樣?也記不清了。
你說我是不是很不孝?
時間已過去五十多年,那時的我也就是個五、六歲吧,可能剛開始記事兒。
有意思的是,奶奶家、姥姥家和母親工作的地方,正好形成了一個差不多的等三角。
奶奶家住在山東省泰安縣(現在的泰安市)城南八裏地的陳家莊,姥姥家住在奶奶家西南方向十多裏的駝凹大隊,母親則在姥姥家東南方向十多裏的北集坡工作。
母親一有空閑的時候,總是帶我不是回奶奶家就是到姥姥家串門l兒。
給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姥姥家那個精致的小竹籃兒。
那個小竹籃平時總是高高地掛在房樑上,山東家不叫樑,叫坨。
小竹籃裏總是滿滿地裝著鄉下人罕見的點心,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糕點。
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我們的國家還十分貧窮,尤其在老家山東,更不用說山東的農村。
在兒時的記憶裏,過年過節或有重大事情時,鄉下人走親戚時最貴重的禮品是2斤油條。山東家不叫油條,叫香油果子。
那時的點心是一般人家吃不起的。
小竹籃裏裝的不僅僅是美味可口的點心,更是二舅的一片孝心。
二舅是從抗美援朝的戰場勝利回國的,被安排到濟南鐵路局建築段任副段長,在親戚眼中那已經是個很大的官兒了。
既然是官兒,工資待遇自然比普通職工高一點,生活也就相對富裕點。
另外還有個便利條件,由於負責的的全段的工作,經常到各站檢查工作,所以有一張全年的免費火車票。而一般的鐵路職工每年有一張免費往返的探親票。
所以,每個禮拜二舅總要回家一次。
二舅很孝順,每次回家都要帶上2斤點心孝敬老人。
姥姥和姥爺舍不得吃,只是看著心裏高興。
三舅家與姥姥家前後院住著,孫子孫女自然也能跟著解解饞。
姥姥姥爺掛念最多的其實還是我,因為我從很小便失去了父親,寡母的,自然讓老人心裏多了一份牽掛。
不管什麽時候到姥姥家,姥姥的第一個動作便是一把將我抱進懷裏,怎麽親也親不夠;姥爺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拿一根長長的頂l端帶個杈的小木棍兒小心翼翼地將掛在坨上的小竹籃取下,小心翼翼地解開蒙在上面的白手巾,拿出一塊塊金燦燦的點心遞到我的小手上。
看到我吃得那麽香甜,吃得那麽高興,吃得那麽心滿意足,姥姥和姥爺那慈祥的臉上便露出幸福的笑容。
至於在姥姥吃過什麽好飯,吃過什麽好菜,在記憶中已沒有什麽印象。唯獨那些甜甜的、軟軟的、酥脆可口的點心讓我多少年以後還忋憶猶新,不能忘卻。
如今,二位可親可敬的老人已離世很多年了。年頭多的讓我已經忘卻了老人的容顏,可那個精美的小竹籃和那些香香甜甜的點心卻永遠刻在我的記憶裏。
姥姥家的小吊籃。
上一篇:江城子思故人br双湖闰九雨生烟
上一篇:p爱这句台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