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每天一味药钩藤息风止痉药1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9-17

【每天一味药】钩藤(息风止痉药1)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惊厥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本类药物主入肝经,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症,以及风阳夹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部分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作用的息风止痉药,亦可用治肝阳眩晕和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等。

此外,某些息风止痉药,尚兼祛外风之功,还可用治风邪中经基金、理财产品、保险等均在其中。但今年的境遇是络之口眼喎斜、肢麻痉挛、头痛、痹证等。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圆满拉下帷幕。本次活动给学校教育发展带来了启发

钩藤Gouteng

《名医别录》

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rhyu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Wall.)、毛钩藤(UncariahirsutaHavil.)、华钩藤(Uncaria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sessilifructus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产于长江以南至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秋、冬二季采收带钩的嫩枝,去叶,切段,晒干。

性能:甘,凉。归肝、心包经。

功效: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应用:

1.头痛,眩晕。

本品性凉,主入肝经,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故可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胀头痛、眩晕等症;属肝火者,常与夏枯草、龙胆草、栀子、黄芩等配伍,属肝阳者,常与天麻、石决明、怀牛膝、杜仲、茯神等同用,如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2.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本品入肝,心包二经,有和缓的息风止痉作用,又能清泄肝热,故用于热极生风,四肢抽搐及小儿高热惊风症,尤为相宜。如治小儿急惊风,壮热神昏、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者,可与天麻等同用,如钩藤饮子(《小儿药证直诀》);用治温热病热极生风,痉挛抽搐,多与白芍、菊花、生地等同用,如钩藤汤(《通俗伤寒论》);用治诸痫啼叫,痉挛抽搐,可与天竺黄、黄连、大黄等同用,如钩藤饮子(《普济方》)。

此外,本品具有轻清疏泄之性,能清热透邪,故又可用于风热外感,头痛,目赤及斑疹透发不畅之证。与薄荷同用,可治小儿惊啼、夜啼,有凉肝止惊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3~12g;入煎剂宜后下。

古籍摘要:

1.《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2.《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3.《本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钩藤含多种吲哚类生物碱,主要有钩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异柯诺辛因碱、柯楠因碱、二氢柯楠因碱,尚含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类化合物等。

2.药理作用:钩藤、钩藤总碱及钩藤碱,对各种动物的正常血压和高血压都具有降压作用;水煎剂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钩藤乙醇浸液能制止豚鼠实验性癫痫的发作,并有一定的抗戊四氮惊厥作用;麻醉大鼠静脉注射钩藤可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氯化钙诱导的心律失常;此外,钩藤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降血脂等作用。

3.临床研究:用钩藤、薄荷各10g,泡代茶饮,治疗外感风热证,多年来使用均获满意效果(《湖北中医杂志》,1984,4:55)。另有用钩藤等治疗哮喘病、眩晕、链霉素反应、更年期、老年期抑郁症等。

4.不良反应:高血压病人服用钩藤总碱治疗量时,个别可出现心动过缓、头晕、皮疹、月经量减少等,但可自行消除。



达州儿童牛皮癣医院
小儿积食吃什么
婴儿肚子有胀气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