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隐隐飞桥隔野烟拳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4-24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作:张旭

品赏妙诗,真是感慨万端,这首《桃花溪》所描绘的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布局之特点优势在于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婉约幽深,耐人寻味。

“隐隐飞桥隔野烟。”晴朗的天气,阳光妩媚照耀,林间鸟歌悠,远远望过去,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若隐若现,恰似在高空飞腾游荡,意境朦胧,神秘莫测,犹如身临仙境。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得野烟化动为静,宛如挂在眼前的一道轻纱细幔。隔着薄幔远观那座腾空的飞桥,感到遐想不尽的朦胧美。“隔字”真是用得活灵活现,修饰生动贴切,使两种景物交相映衬,融成1幅天然绝妙艺术整体。

下面描述的是近景,水中露出嶙峋的奇形怪状的石头。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小船轻轻摇荡,恍如听见有人在唱撩拨人心的情歌,近观溪面,清新靓丽的图画渐渐出现作者眼前。“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不由自主诗人投入了画图之中,既见山水之容光焕发的景致,又见人的情态特点。诗人伫立在古老的岛石旁,望着溪上漂流而下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忽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类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好似树间落下的桃花真的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此由桃花洞联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面的男女老少无忧无虑地过着天伦之乐的美好生活。人人都向往“桃花源”的幸福生活,那里的人们心灵如此高贵,胸怀无比安然。这洞究竟在桃花源的何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刻表达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但是桃花源是虚构的,诗人也当然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隐约泄漏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的构思结局所提出的问题引发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美好绝伦,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变换角度来展现景物,真情蓄在景中,妙趣却在墨外,真是怡人心扉,遐想翩跹。

真正的桃花源也许就我们每一个的心中,我们都虽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

是啊,不禁发自内心的感慨:一滴水能折射阳光无限魅力;一粒沙可以承载千万年的风化;一首诗的丰富内涵却令人大开眼界。

2012年5月17日

共 9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案】1首《桃花溪》写尽诗人心中诸般念想,美好的向往和莫名的哀伤。而作者就这首诗展开赏析,从字句意境入手,用华丽的腔调和真实的摹拟向我们娓娓道来那场叹息和期盼,因而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虽不能超然物外而不弃寻求的迷茫身影,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茫然,诗人反倒变得可爱起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所谓何处边,便是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想象吧?感谢作者的解读,让我们更加明彻了该诗的意境。握手问安!【:方悠哉】

1楼文友: 07:15:27 欣赏美文 如果写得长一点的话,那就更加丰富了 孤独的流浪汉……在风雨中兼程……在文学站上学习……

回复1楼文友: 09:51: 5 谢谢你的光临和分享,这首诗的魅力,把最想说的话,把诗歌美好的一面,出现出来,只要能让读者的心灵得共到共鸣就是最大的心愿,也就开心了。问好,周末愉快!

2楼文友: 07:24:48 s d ,是的,如果中再把联想再着墨多一点的话,文章就更加深渊美妙了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 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回复2楼文友: 09:52:08 谢谢庞老师的光临和分享,这首诗的魅力,把最想说的话,把诗歌美好的一面,出现出来,只要能让读者的心灵得共到共鸣就是最大的心愿,也就开心了。问好,周末愉快!

楼文友: 10:51:51 把诗歌美好的一面,出现出来,只要能让读者的心灵得共到共鸣就是最大的心愿,也就开心了。问好,周末愉快! 孤独的流浪汉……在风雨中兼程……在文学站上学习……

4楼文友: 11:02:02 厉害的望山景秀,又一次激发了我学习古诗的情节,很厉害的赏析啊 方自云中来,潇洒自悠哉

5楼文友: 2 :57:0 剖析很精致的一篇作品,很严谨客观的文笔,欣赏了.

弥勒灯盏花技术研究
青岛治疗前列腺增生医院
孩子感冒时鼻塞的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