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家散文写给谁看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19
摘要:如今,纯文学是衰微了,可毕竟还有人在坚持,还有人在严肃地写作。我们的文字,肯定不单是给自己看的,还要给孩子们看,给有缘人看,甚至还要给后人看。 写给谁看,这个念头,已经窜到脑子里很久了。作为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在这个纯文学日渐衰微的时代,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审视一下自己写作的动机。在这里,犹豫了一下,我还是用了“写作”这个比较正式的词语。
我不是作家,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络作者,本不该去谈论这个看似重大的命题。可是,这个念头,在脑子里憋得久了,竟然也会把自己熬煎坏了,大有不吐不快的势头。
今天,骤雨初歇,是夏日里难得的一个清凉日子。这样的日子,是属于静心写作的时间。上午,我打开前天一篇未写完的文字,看了半天,也没有敲出一个字来。看来,这篇文字,又该停下了,就像文档里众多没有完成的文字一样,只有将它搁置一边了。至于什么时候会有一个结局,也只能看自己将来的心境如何了。
此刻,我只是知道,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写,一个字都不要去写。
写给谁看?
这个念头,就在这样的时刻,又一次窜到了脑子里。此刻,我知道自己,确实到了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尽管,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回避这个问题;尽管,思索再三,我仍然想不出一个清晰的答案。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只需将心底的想法抛出来就行了,以免自己再为这样一个念头而纠结。
写给谁看?当敲下这个标题时,我就在想,第一个看到这篇文字的,将会是谁?在他的内心,会不会也有类似的疑问?那个他,是否有耐心将这样的文字看完?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探讨的必要?
写到这里,我忽然笑了,笑自己的傻。第一个看到这篇文字的,当然是自己。如果投递到站,第一个看到它的当然是,喜欢了他会看下去,不喜欢的话,可能会把它毙掉。如果侥幸通过了编审,它会出现在站的相关页面上,等待第一个有缘人的出现。
记得听谁说过,文字是写给有缘人看的。这个说法,有它的道理,但我以为还是过于笼统了。
第一个在公开场合看到它的人,无疑是有缘了,可第一个看到它的人,未必就是喜欢它的人。假如第一个看到它的人,只是泛泛看过,并没有在心里引起一点点的触动。那么,我只能说,这个人,还不能算作有缘人,只能是偶然的擦肩,还根本扯不到缘分上来。叫我看来,只有和它产生共鸣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有缘人。
写给谁看?这个念头,如果只是在自己的脑子里转圈,即使转上一辈子,仍然不过是自己的一个念头而已。可一旦把它写下来,就有了别样的意味:可以给自己看,聊以打发某些难捱的时光;可以发到上去,等待有缘人的出现。我不否认,我写这篇文字,也是在等着有缘人的出现。我相信,在茫茫人海,肯定会有人和我有着一样的困惑与疑问。
关于写作,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在这里,姑且就用这样一脸庄重的说法吧。无目的之写作,要我说,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没有明确的现实目的,但在潜意识里,总有一种东西,驱使着一个人,试图去用文字,来释放点什么。就连私密的日记,也不能逃脱某种隐藏的意图,至少,也是一种自我的宣泄吧。
所谓写作,可大可小,大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小到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凡事皆可入笔。一个作者,在动笔之前,总要有所想,有所图。可以直言,“铁肩担正义,妙手著文章”;可以用曲笔,巧妙地避开无谓的祸端,等待有缘人来揣摩。
当然,这里所谈的写作,是指严肃的创作,与络里泛滥的百度体文章无关,与哗众取宠的标题党无关,与打着文学旗号的下半体文字玩家无关。那些只知道糟蹋文字的人,不会去思索这样严肃的话题。
写作,对于一个真正用心去写的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苦难。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可是,如此辛苦去创作,究竟是写给谁看?
诗圣一生忧国忧民,有济苍生之志,奈何有缘人只在民间,纵有诗史华章,仍免不了潦倒之运。贾岛做过和尚,然尘缘未了。他写,仍是希望有人赏识的,“如无知音赏,归卧故山丘”。终不能免俗。曹雪芹更是感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梦》,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谜团,纵是人人说好,可究竟几人能懂?
写给谁看?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写到这里时,似乎变得更复杂了。
古人暂且不说了,名家也暂且不表了。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络作者,我们又是为了什么而去写?是什么力量,让我们聚集到一个叫做文学的虚拟地方,用文字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辛辛苦苦敲打出来的文字,究竟是写给谁看?
写到这里,我又笑了。
绕了一圈,问题又回到了原点。看来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命题,牵涉的范围太广,简直让我无从下手了。真想就此打住,像对待前天那篇文字一样,就此打住,一个字都不再去写了。
然而,今天却不能,我必须给这个折磨人的念头,来一个了断。
写给谁看?这个问题,如果仅仅是问自己的话,一点都不难回答。那么,我就先偷懒一下,暂且放下写作这个郑重其事的命题,先说自己为何而写吧。
最初写出来的文字,应该就是作文了。作文肯定不能算写作,不过是交给老师的作业而已,当然是写给老师看的。于我,一直有着应付的意思。得到老师的表扬了,会卖力一点,满足一下小小的虚荣心。
慢慢长大以后,开始偷偷写日记了。这样的文字,自然是写给自己看的,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任何人都不能涉足的秘密花园。至今,仍然雪藏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任时光的印痕将其尘封。
后来,在斑斓的青葱岁月,写得最多的是书信。无论是写给朋友或是亲人,也无论是写给爱人或是恋人,这样的文字,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都是写给一个特定的对象。那些从肺腑倾泻而出的语言,都是为了特定的那个人而喷涌。
再后来,不写日记了,不写的理由,是感觉自己长大了;再后来,也不再写信了,不写的原因,是缘于通讯发达了。
可是,这些改变,并没有让我放弃对文字的热爱。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以为文字就是生活的全部。有过作家梦,为此挣扎过,但沧桑过后,仍然止步于那个圈子的边缘。有很多文字,现在依旧呆在一个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地方,和流逝的岁月一去静默。
我知道,有很多话,我不能说,或者说,是不能公开去说。那么,还需要写出来吗?还要写给谁看?
混迹于络文学,业已六年了。看了太多纯文学站的鼎盛与没落,看了太多被称之为文学的文字,看了太多形形 所谓络写手的拙劣表演,可是,我仍然没有彻底逃开。时值今日,我承认自己,无论是失望或是绝望,这一生,都注定离不开文字,不管我与它保持着多远的距离。
当然,我也在写,还将一些自己看得下去的文字拿出来,与文友一起分享。不过,我已经看淡文字的意义,我的文字,很少去涉及热点与重大命题。那个作家梦已经远去,早已遗忘在岁月的某处缝隙。
现在,我知道,文字绝不是我生活的全部,那些用心血写就的篇章,仅仅可以用来慰藉心灵。现在,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我写,究竟是写给谁看?
我的文字,如果仅仅放在自己的文档,那就是写给自己看的。可一旦发表到上,自然就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自然就具有了社会性,就是要给所有人看的。我很喜欢《儿童文学》封四上的这样一句话:本刊适合9至99岁公民阅读。想到了这句话,关于写给谁看的疑问,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
显然,我的文字,且不管它文笔如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至少,也应该是适合9至99岁的公民阅读的。
前一段,女儿问我,爸,你怎么不做了。我说,爸感觉有点累了,想休息一下。女儿没再细问,只是说,爸,那你还写文章吗。我说,写,当然会写,会写更多的,给你看。
我没有告诉她,去年我在一个站所经历的痛苦,那些无谓的纷争,那些其实不是误解的冲突,其实,都有着必然的原因,那种写作观念的差异,才是矛盾的症结。我承认自己是挑剔的,特别是对文字,一直都是以挑剔的眼光去看的。
我不能容忍“百度体”之类的抄袭,那些千篇一律的所谓原创,会让我心生厌倦。我讨厌标题党的泛滥,那些除了标题一无是处的文字,会让我对络文字失去阅读的兴趣。甚至,那些随处可见的错别字,那些漫不经心的的标点,都一再挑战我审美的底线。
因此,在去年,我一度从文字里逃开,有大半年之久。在那段封笔的日子里,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要写,究竟要写给谁看?
当然,我也想过,我的文字,也是写给有缘人的。几年来,我结交了不少文友,这些纯粹的文字之交,让我有着远离尘嚣的愉悦,使我在山水之外,拥有了另一个心灵的港湾。我的文字,无疑也是写给他们的。
可是,仅限于这个群体,毕竟狭隘。我根本无法做到,我的文字,只能让这个群体看到,而巧妙地躲开旁人的视线。络本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文字适合更多的人阅读。
比如,我可以尽量做到,不让女儿从我的文字里看到错别字,看到不雅的字眼。我想让她,在我的笔下,看到她自己成长的痕迹。比如,我希望年青人能从我的文字里,看到过去一个时代真实的缩影。比如,我会邀请我的同龄人,一起在我的文字里,回忆曾经属于我们的青春岁月。再比如,我会让老人们在我的文字里,读出晚年应有的安闲与幸福。
写到这里,我已经释然了。我原本无需关注别人写点什么,要写给谁看。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准则与底线。有什么样的文字,就有什么样的读者。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多元的。我又何苦去为难自己,只需管好自己的一支笔就行了。
写到这里,写给谁看,已经不是个问题。茫茫人海,总有一个人,会是你的同谋。浩瀚的络,总有一个地方,值得你去停留。
如今,纯文学是衰微了,可毕竟还有人在坚持,还有人在严肃地写作。我们的文字,肯定不单是给自己看的,还要给孩子们看,给有缘人看,甚至还要给后人看。
所以,还是写一些纯净的文字吧,不为别的,只因为我们所写的文字,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这个名字,就叫做文学。
共 87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我是微笑着阅读完这篇文章的,静静地阅读。我知道,在这个同地球一间同样安静的屋子里,写下这篇文的作者,正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期待,读到这篇文的人所给的答案。我承认,在我打开的瞬间,在我阅读的过程,我就也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我在想如果这个问题问给我,我会如何回答?想起跟一个朋友的交谈。朋友不写作,平时生活的圈子也与写作无关,知道我会写一些东西,他笑说我是文艺女人。我说,文字只不过是一种方式,如同你跟人讲话,途径不同而已。这世界有很多种方式与人沟通,而爱文者只不过恰好选择了用文字来表达自我。把它作为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最好途径。也曾经有过写给谁看的迷茫,但是后来想通了。用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一个故事,一篇文章,写出心中所想,或抒怀,或勾勒,或思索,或描绘。写完已经是一种结束。后来的事情,应该属于意外的收获。读过的人也许专程,也许偶然。喜欢多看看,不喜欢转身就走,留下痕迹的就成了最初的交流。当然,就像播种,种下就自然想到收获。写字的人也是如此,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期待。在得不到相应的期望与回报,就会产生厌倦与迷茫。为什么要写?写有何用?可是,为什么不写呢?何必一定要有用?不想去达到某个高度,只想静静地写出心中的梦,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保留一份思考与清醒。这难道不是一个写字人最大的收获?一篇充满自我思索的文章,作者从自身经历,一度对写作的迷茫到最终释然,深入浅析自己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这样行文方式,如同一个雨天,一间茶馆,两个面对面坐着的人,没有嘈杂,只有静静地真诚地诉说。本文主线清晰文笔细腻,所言切近实际,使人在阅读中产生强烈共鸣。欣赏,。【:瑜儿】【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2:16:49 我是微笑着阅读完这篇文章的,静静地阅读,我知道,在这个同地球一间同样安静的屋子里,写下这篇文的作者,正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期待,读到这篇文的人所给的答案。我承认,在我打开的瞬间,在我阅读的过程,我就也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我在想如果这个问题问给我,我会如何回答?想起跟一个朋友的交谈。朋友不写作,平时生活的圈子也与写作无关,知道我会写一些东西,他笑说我是文艺女人。我说,文字只不过是一种方式,如同你跟人讲话,途径不同而已。这世界有很多种方式与人沟通,而爱文者只不过恰好选择了用文字来表达自我。把它作为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最好途径。也曾经有过写给谁看的迷茫,但是后来想通了。用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一个故事,一篇文章,写出心中所想,或抒怀,或勾勒,或思索,或描绘。写完已经是一种结束。后来的事情,应该属于意外的收获。读过的人也许专程,也许偶然。喜欢多看看,不喜欢转身就走,留下痕迹的就成了最初的交流。当然,就像播种,种下就自然想到收获。写字的人也是如此,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期待。在得不到相应的期望与回报,就会产生厌倦与迷茫。为什么要写?写有何用?可是,为什么不写呢?何必一定要有用?不想去达到某个高度,只想静静地写出心中的梦,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保留一份思考与清醒。这难道不是一个写字人最大的收获? 懂你的人不用说,不懂你的人不必说。
2楼文友: 22:17:07 一篇充满自我思索的文章,作者从自身经历,一度对写作的迷茫到最终释然,深入浅析自己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这样行文方式,如同一个雨天,一间茶馆,两个面对面坐着的人,没有嘈杂,只有静静地真诚地诉说。本文主线清晰文笔细腻,所言切近实际,使人在阅读中产生强烈共鸣。欣赏。 懂你的人不用说,不懂你的人不必说。
回复2楼文友: 11:59:1 这么长,这么认真的按,让瑜儿费心了。祝夏安!
楼文友: 22:22:28 不去管别人如何,坚持自己就好。
纯文学在我心里永远高贵纯净,不因目前的衰落浮躁而改变半分。
事实上,金子永远是金子,它的价格是人为的,它自己的结构与成分,从来不曾因价格的高高低低改变过。 懂你的人不用说,不懂你的人不必说。
回复 楼文友: 12:01:15 即使世界再拥挤,仍然会有一个地方,属于纯文学。这个地方,就是人的心灵。
4楼文友: 22:25:1 试想,从一篇优美动人的文字里,去结缘一颗纯净的心,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这正是文字的魅力,是思想与思想的沟通与延伸.
话说你不写,我怎么会认识你啊,哈哈,是不是有缘分暂且不说。在交往中得到了新的认识,快乐是事实、
世间每种状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去想那么复杂吧。喜欢就坚持下去。心简单了,文字会更纯净的、
嘿嘿。你说呢? 懂你的人不用说,不懂你的人不必说。
回复4楼文友: 12:0 : 2 心简单了,文字会更纯净。人简单了,交往会更愉快。凡事并非复杂了就好。能简单地活着,也是一种境界。
5楼文友: 22:48:12 当然是写给有缘人看。朋友的文笔很好我一直爱看,我要多多向你学习!问好,遥握!
回复5楼文友: 12:05:00 我们的确有缘。在江上,在酒家,以文会友,欢笑多多。问好!
6楼文友: 00: 6:20 浮华、悸动、不安、迷茫,写字的时候谁不曾遇到?
而这样深刻反省自己,实在难得。
字不仅仅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是给朋友和亲人看的,特别孩子,多给他们留一点纯洁的空间吧。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6楼文友: 12:08:56 多想想孩子,会让我们的文字纯净很多。多看看孩子的眼睛,这个世界,会走入童话中。因为有一种纯真,无法去亵渎。
7楼文友: 00: 7:54 瑜儿的按很入心。
恩,就是有缘人啊。哈哈,庄兄很幸运,第二个拜读大作的便是有缘人 第一个是你自己。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7楼文友: 12:10:05 嗯,就是有缘人。同意!
8楼文友: 00:46:19 对了,再说一句。
庄兄,写给酒家这些个酒鬼看吧
醉醺醺的看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8楼文友: 12:11:29 醉里看世界,一切皆美好。问好酒家的酒鬼们!
9楼文友: 10: 7:4 这篇作品,我认真的阅读了,写出了广大文字爱好者的心声。赞赏作者的思考,并对思考下的问题进行了恰当的解释。我不算是作者文字的有缘人,姑且认为是这篇作品的有缘人。
我有过文中思考到的困惑,只是肤浅一些而已。我也是一个写日记超过自己二分之一年龄的人,至今尚在保持写,二十年了。无意中阅读到这篇作品, 写给谁看 ,有许多的共鸣之处。曾经我想:络或络里的文字,如一座亭子,有空就来这里稍稍休息,似在不依无托。阅读到这篇作品和作品中的按语,给了我一些启示,分享了你们成熟的思考。然后写下我简单的想法,留下来过的痕迹。
回复9楼文友: 12:14:12 感谢朋友留痕。哈哈,我找到了一个同谋,一个喜欢写日记的同谋。问好!
10楼文友: 12:11:51 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络,我写的东西,要怎样才能让其他人看到呢?
回复10楼文友: 12:19:01 文学与络结缘,也是我等的幸运。说到底,还要感谢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没有络文学这个平台,我的文字肯定还在某个地方沉睡,很多文友,也大抵如此。问好!
宝宝发热手脚冰凉
孩子不发烧但咳嗽
小孩发热怎么手脚冰凉
男人尿多尿频是什么原因宝宝不消化吃什么
孩子晚上咳嗽
上一篇:雅韵散文那书那信那情
上一篇:留香绿衣警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