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滥用了神给他的智慧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17
摘要:撒旦滥用了神给他的智慧,最终抛弃了自己应有的位置,远离了其他众天使,走上了堕落。 撒旦是神耶和华创造出来有着非凡特权和智慧的天使,被耶和华称为“无所不备,智慧充足,全然美丽”的神。他滥用了神给他的智慧,最终抛弃了自己应有的位置,远离了其他众天使,走上了堕落。
在维尔纳夫村庄的土地上,十二岁的卡米尔·克洛岱尔如痴如狂地揉捏粘土、胶泥,灵活的摆弄手指捏各种各样的小人儿,生着高阔的前额,有一双清彻的蓝色眼睛,具备一张倨傲精致的嘴,拥有一头簇拥到腰际赤褐色秀发,一个活脱脱艺术的小精灵,她就是艺术的化身。盖安山上的那块巨石验证了卡米尔眼睛里那种野性的,近乎残忍的创造力。科兰的故事使想象力丰富的卡米尔拥有了窝棚“工作室”,拥有了《大卫和歌利亚》的塑像,她就是耶和华创造出来的智慧充足,全然美丽的天使。
卡米尔·克洛岱尔,法国天才女雕塑家。艺术就是她的一切,她以其野性的意志,满腔的热忱,奋不顾身地投入到雕塑生活之中,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形式,从与罗丹缠绵悱恻、波折四起的十五年恋情中解脱出来。在蒙特维尔格疯人院幻想了三十年的,带着最后的孤独告别了这个爱恨交加的世界。
读完后我一直被卡米尔的不同寻常的命运牵挂着,一方面被她奋不顾身、狂热追求艺术的野性所感染,另一方面又被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后半生的命运所叹惜。
卡米尔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作品,跟随着这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我们来解读她的生活轨迹。童年那个守护维尔纳夫森林的老太婆成了卡米尔1882年《埃莱娜》创作的模型,《十三岁的保罗·克洛岱尔胸像》、《幼年的路易丝》,从她对童年的记忆里,对爱的渴求、捕获与失去之中,卡米尔把她的经历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卡米尔的出生就因为查理·亨利的不幸去世,母亲笼罩着一层不可言喻的不高兴,母亲称她是个篡位的小家伙。而她的父亲却喜欢这个有点像男孩子的卡米尔,称她 “你是我的小巫婆”,母亲的厌恶和父亲对她的宠爱是促成她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她用雕塑记录着生命的消逝与回归,寻找着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意义。《沙恭达罗》和《一对人》就是卡米尔与罗丹感情的写照,是爱情之火激发的灵感。当卡米尔与罗丹感情出现裂痕时,卡米尔的大理石雕像《沉思》成了她感情惟一的精神寄托,她在雕塑作品中尽力宣泄自己心中的痛苦和愤怒。卡米尔离开罗丹,准备在巴黎开创自己的雕塑事业。她创作的雕塑作品,让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艺术和生活都植根于无声的存在,她的《城堡小女主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向我们传达了“生命就是一个奇迹”的主题。卡米尔用心地观察世界,体会周围的一切人和事,《小女孩与鸽子》就是一个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的雕塑作品。名为《克罗托》的小老太婆,显得是那么的阴森恐怖,它的肚子上带着刀伤,头上还缠绕着松散的绷带,但是它的脚步却是向前的,正如同卡米尔的艺术生涯一样,布满了荆棘,但阻挡不了她狂热的 。
罗丹的确是真心希望陪伴卡米尔的一生,过着脱俗的生活,但是艺术上的绝世才华遮掩不了他作为一个世俗男人的人性弱点,浪漫的艺术幻想也阻挡不住现实生活的复杂和残酷。卡米尔无法忍受和另一个人分享罗丹,那对于她而言是一种挣扎。回想起过去与罗丹在一起的甜蜜岁月,那爱恨交织的矛盾像虫子一般吞噬着她。卡米尔是弱小无助的,于是她逃了出来,瑟缩在幽闭的空间里,把所有的生命精力和热情刻进大理石。在巴黎这座城市,虽然这座城市充满喧器,但是卡米尔心如止水,她觉得自己是这样一个自由自在的富有的女人,不再为爱情忧心,不再担心会被情人抛弃,也没有对孩子的牵挂,她将为她所热爱的雕塑完完全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飞天之神》、《画家》、《成熟》、《健谈的女人》、《帕耳修斯》、《壁炉前的女人》、《吹笛子的女人》等一系列的雕塑作品都是在那一个时期完成的,她属于一个更自由、更寂静的世界,是通过天真的想象和理性的思考去爱,去发现美、理念和神秘感的途径。她的艺术是一个女人浪漫灵魂的表达,渴望着爱情、美丽、信任,追求着艺术和人生的双重含义,深刻的自我反思的剖白,表达着在一个女人眼中,人生的苦辣酸甜。
纵观卡米尔的雕塑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带着她生活的影子,她始终没有逃脱罗丹的阴影,那个她用生命爱着的男人。天赋给她带来的只有痛苦,因为她比平常人多了几分敏感、灼热,所以感情的撞击也似乎更痛楚,更致命。卡米尔是一个女性的雕塑家,在当时的法国,雕塑纯粹是男人的艺术,女性几乎没有接触艺术的权力,因此卡米尔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不被上流社会所容纳。甚至在其他女性艺术家聚集的活动中,她也因为不擅长社交,和她同时代的人缺少联系和沟通而默默无闻,就连社交场合必备的像样的连衣裙和帽子都没有。这样,尽管作品可能得到推崇,但是能够赢利的邀约和机会都从她的身边溜走了。她整天啃着土豆和干面包,在疯狂的工作中忘记饥饿,或用饥饿来忘记痛苦。没有钱,就谈不上什么新艺术,新构思,也谈不上什么伟大的雕塑家。正像卡米尔的弟弟保罗说的那样:“她一事无成,天赋的才华并没有带给她什么,她一直都是那么的不愉快。”让一个如卡米尔般非凡的女子,面对犹疑的男人和这个男人背后另一个为爱情奉献一生的女人,还要身处这个天才男人巨大的阴影中,疯狂似乎是惟一的结局。
罗丹《青铜时代》的诞生,是卡米尔第一次听到罗丹的名字开始,从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晨曦》倾注了罗丹对卡米尔的爱慕和情感,是他们爱的见证。爱是罗丹艺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是生活的调味剂,《思》、《吻》、《达纳依德》、《疲惫》、《绝望》、《永恒的春天》、《永恒的偶像》、《爱神与普绪克》、《夏娃》等雕塑作品凝聚着罗丹对卡米尔的无限爱恋,印证了他们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和浪漫爱情的象征。生活中,罗丹爱卡米尔,这毫无疑问,只是这种爱情在罗丹和卡米尔心中各自所占的位置和份量,却不尽相同。在艺术上,两个人更是惺惺相惜,相互启发。罗丹的艺术需要卡米尔的身体去完美的展现,就像卡米尔的 需要罗丹的思想去清醒的表现一样。
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卡米尔需要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支持,罗丹可以给予卡米尔如父亲般的关爱,如兄长般的呵护以及艺术家的批评目光,中肯意见。对于罗丹而言,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无论是艺术上还是生活上,他都需要卡米尔。而为什么最后两人又走上了分道扬镳的地步呢?用保罗在一篇有关他姐姐的文章中指出的观点来解读这个问题:他们的分手是不可避免。两个势均力敌的天才,却有着不同的理念,他们注定了不可能共享同样的客户和同一间雕塑室。
回首卡米尔的雕塑作品中,《华而兹》是一对迎风起舞的男女,两个相爱的情人拥抱着旋转在一起,他们静静地、有节奏地舞动着,是那么的欢乐,纯洁。在男人的身上散发着宁静、忠诚与成熟的独特气质。女人也把自己完全地呈现给她爱的男人,那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爱恋。那似乎就是卡米尔和德彪西先生。克洛德·德彪西是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创新了和声与旋律,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以华而兹命名就是他和卡米尔在喝了酒的夜晚,德彪西哼出的华尔兹舞曲拥抱在一起的一个缩影。卡米尔把这座雕塑送给了德彪西先生,并一直被德彪西先生摆放在他房间的壁炉台上,不许任何人挪动,直到他去世。就如同卡米尔看着德彪西的背影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当初选择了和他在一起,也许一切都是另一副样子了吧?
忙里偷闲的日子,我经常拿出来欣赏、品味这本书,里面多处散发着艺术魅力雕塑作品,让我一次次陶醉在里面。我一直无意识地欣赏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读着这本书好像走进了卡米尔的童年,走进了山清水秀的维尔纳夫村,塔尔努瓦森林,领略法国南部平坦的大草原,维纳尔夫天空,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观赏到十九世纪巴黎街景,巴黎圣母院广场。从罗丹《地域之门》、《莱昂纳多·达·芬奇》、《雨果》、《雨果和缪斯》、《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雕塑作品解读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感受美的艺术风格。很少触及后半部分卡米尔疯人院的生活,也许这从很大意义上说明了我从心理上不愿接受命运对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安排。
这本传记文学不但让我了解了一位艺术家坎坷一生的艺术追求,同时也解读十九世纪欧洲文化,嗅到了艺术文化的气息。撒旦是滥用了神给他的智慧,最终抛弃了自己的应有的位置,远离了其他众天使,走上了堕落。而卡米尔的人生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让我们看看那些合谋把她送进地狱的人们吧,他们可以姑息“功成名就”的大师,却容不下一个“跻身于男性事业”的弱女子,因为在他们眼里,最高贵的艺术也是男性化的,它只能属于男人。而女人,她的终极意义也只不过是艺术的点缀品。卡米尔在爱情里迷失了自己,却又把爱情铸进了雕塑中。在艺术追求上,她是个有着强悍而独特的表现力的艺术家。卡米尔的雕塑艺术使一切平庸的男性艺术家感到汗颜,她以苍劲沉郁的美学风格,奠定了自己闪烁的艺术坐标上的璨烂星座。人们把她对艺术的钟情视为病态,把她软禁在疯人院,以保证大师的名声不受“玷污”,但是,又有谁知道,在她那疯痴佯傻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人生信仰和求道的坚执与辛酸,又潜伏着怎样的艺术 和悲剧性的狂潮!“余下的仅仅是缄默而矣”,是这位天才雕塑家最后的遗言。
共 65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跻身于男性事业”的弱女子卡米尔·克洛岱尔,坎坷一生。十二岁时,她就如痴如狂地揉捏粘土、胶泥,灵活的摆弄手指捏各种各样的小人儿。这位法国天才女雕塑家,与罗丹的恋情,缠绵悱恻、波折四起的十五年。她从这段恋情中解脱出来,以其野性的意志,满腔的热忱,奋不顾身的投入到雕塑生活之中,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形式,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作品,用雕塑记录着生命的消逝与回归,寻找着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意义。然而,她对艺术的钟情,却被人们视为病态,软禁在疯人院。作者文笔流畅,对卡米尔·克洛岱尔的作品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也表达了对雕塑家悲惨命运的惋惜。,:唐雄
1楼文友: 00:24:58 卡米尔 克洛岱尔的一生,令人惋惜。但她辉煌的艺术成就,却记录了生命的消逝与回归,寻找着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意义,令人钦佩。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回复1楼文友: 11: 8:18 谢谢唐老师,问好!
2楼文友: 05:58:4 一位艺术家的悲催命运!
回复2楼文友: 11: 9:29 问候邵魁老师!
楼文友: 10:16:19 卡米尔细致而敏感,对爱情充满 而又渴望归宿,女人容易坠入爱河,女人总是被动。所以,故事总会以悲剧为结局,不过,悲壮的有时候又是美到极至。问好浩月!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 楼文友: 11:40:22 老树大哥所言及是!秋安!
4楼文友: 01: :25 作为书评,本文无疑是成功的。
因为,作者不仅仅停留在对原著的阅读随感上,而且带入了自己的情感、思考乃至深刻的解析,亲切且厚重。
很喜欢作者的如下观点:
1、 卡米尔在爱情里迷失了自己,却又把爱情铸进了雕塑中 。 点睛之笔!
2、 罗丹的艺术需要卡米尔的身体去完美的展现,就像卡米尔的 需要罗丹的思想去清醒的表现一样 。 深邃的解读。
、 卡米尔的人生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让我们看看那些合谋把她送进地狱的人们吧,他们可以姑息 功成名就 的大师,却容不下一个 跻身于男性事业 的弱女子,因为在他们眼里,最高贵的艺术也是男性化的,它只能属于男人。而女人,她的终极意义也只不过是艺术的点缀品 。 理性的思考,成熟的结论。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4楼文友: 12:57:42 月楼姐姐好!你的解析太感动,原本文字没有那么深刻,都是月楼的点评让文字锦上添花,独具风味。
谢谢月楼姐姐!祝好!
新疆治疗癫痫病方法福州治疗阳痿早泄方法
南充牛皮癣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