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散文又是一年鬼节时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2-25
浅秋时节,”艳阳高照,云无踪迹。知了歇了,蚊子退了,苍蝇仍在聒噪。田野上,稻苗去了青衣,稻穗弯了头颅,随漂泊的风轻轻摇晃。闲适的我去了夏日的焦躁,安静地坐着,品着,初秋的味道。只是盏茶功夫,我又躁了,慌忙打开风扇,驱逐身上的热气。浅秋,浅秋,于华南的家来说,与夏日区别不大。
天气无大的变化,日子却真的迁移了。不知不觉间,回家已一月有余;后之后觉里,发现又是一年鬼节时。鬼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有不一样的时间。有地方是农历十四过,有地方是十五过。而在我的家乡,是十四过。
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虔诚地往祖宗祠堂里赶,唯恐怠慢了前来觅食的先辈的魂魄。到得祠堂后,先摆上供品。供品丰富至极,鸡鸭鱼肉,美酒佳酿,水果饼干,不一而足。其后便在地上烧一种略黄、表面粗糙的纸,而有心的人家,则还备了大量的冥币。因而鬼节这天,村里的祠堂便终日被烟笼罩,恰如山间的大雾,极为影响能见度;加之散发的热气,进去之人无不“泪流满面”。但山里人淳朴,认真,即使如此辛苦的活儿,也从不埋怨。他们认为若是惹了祖宗,降个灾,那就很麻烦。不过近些年,社会日新月异,新时代之风潜移默化,村里的人也更现代了,虔诚度便降了些。
除去祠堂的祭祀,在自家门口也是会略表心意的。村里长辈认为,鬼魂在这一日会回家,如果不供他们,他们就不会离去。而若是鬼魂徘徊家中,则小孩会夜夜哭啼,老人易身体不安。而现在持家的中年人并不如何相信,以为是无稽之谈,却还是恭敬地摆了贡,虔诚地烧了纸,还向着前方作了三个揖。于他们而言,这更像一种流传下来的风俗,而不是信仰。
于我们小孩子而言,这一日其实无事可做。小时候,每每至这一天,父母会告诫我们下午去山上要早回,夜晚不可在外闲逛。我与伙伴们说起父母的告诫,他们是一致赞成的,便连平日嘻哈的人也对父母之命维维诺诺。那时候的我们于鬼神之说敬而远之,并不太涉及。如若某家死了人,举办葬礼,那号角声,打锣声,二胡声就足以让幼小的心灵恐惧。七月半夜晚,我们便藏在家中,哪也不去,生怕外面的鬼会掳了自己去;若是碰上雷雨天,且还停电,那样的恐惧是愈加厚重的,全不是微弱的烛光所能驱逐。
而长大后,知识得以增长,眼界更为开阔,鬼神之说更似无稽之谈。即使仍然会在门口摆恭,于地上烧纸,所作的揖更为标准,但心中的虔诚却去了,变为一种对先辈的怀念与尊敬。
记得高考后的那个暑假,我第一次没有在家里过鬼节,而是去学校拿档案,滞留了几晚。父母虽然叫我回家,我却找了理由推脱。直到那个时候,方知家人的节日团圆情结。只是年少轻浮,喜率性而为,更愿逐乐而去,因而没有在意。加之刚刚结束高考,同学好友即将各奔东西,离殇萦胸怀。虽明知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仍不够豁达,心难免哀伤,遗憾鬼节不长久。
那个鬼节,日晴晚雨,不算美好。行走在街道上,雨不大,断断续续。我没有带伞,任雨飘零在我的身上。我以为那是珍藏许久的佳酿,若是细细品味,会品出别一番的味道。但我是醉了,所以奔至小摊,随便要了些麻辣烫,打包带走。我是要去哪呢?我也不知道。随后我逛至一间吧,稍微逗留,便往一个同学家去了,全然不在意小时候听到的故事。
现今毕业两年有余,那份离别之殇已在心里淡去,各奔东西的同学也有了新的生活。鬼节又至,传统仍存。父亲与叔公一道去了祠堂祭祀,而我仍是无事可做。年轮增长的时候,有些事长久了,有些事味变了。真如浅秋,披了秋天的衣裳,存有夏日的实体,却终究怀了秋日的心。
砌一壶清茶,捧一好书,静心赏文,偶恋柔风,确是一个度过无所事事的鬼节颇佳的方法。只是庸俗的我怀揣乡里吧人之心,之于阳春白雪无多少体会。纵使茶的清香萦绕鼻腔,书上文章优美如画,我亦无多少怡人乐趣所得。或许日近西山时,会心里独自愁,而自嘲不已。
浅秋,浅秋,莫愁,莫愁。又是一年鬼节时,既已不求鬼节长久,又何必黄昏独自愁。
共 156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作者散文,字里行间溢满乡情。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向我们介绍家乡民风民情,特别是临近鬼节,近水楼台,捷足先登,将鬼节来历的和家乡人过鬼节的风俗向我们一一道来。鬼节又称为上元节,每年的七月十五。东北的鬼节是十五月圆时过,作者家乡则是十四过。提前一天必然有提前一天的理由,作者没提,也许没有理由就是风俗。作者老家鬼节很隆重,家家赶往祠堂拜祭先人。这一天也是小孩子们最规矩的一天,被大人们恫吓,仿佛有鬼出现。其实,民俗就是对先人的祭奠与缅怀。作者大了,方才醒悟。所以对鬼节有些不屑,鬼节也好,中秋也罢,人们追求的是团圆。愿先人们回望子孙们过得幸福快乐,子孙们孝敬先人们钱财衣物。寄托人类的哀思,是整个民族团结起来。好文。推荐欣赏。【:木子花飘香】
1楼文友:- 0 18:57:42 读作者散文,字里行间溢满乡情。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向我们介绍家乡民风民情,特别是临近鬼节,近水楼台,捷足先登,将鬼节来历的和家乡人过鬼节的风俗向我们一一道来。鬼节又称为上元节,每年的七月十五。东北的鬼节是十五月圆时过,作者家乡则是十四过。提前一天必然有提前一天的理由,作者没提,也许没有理由就是风俗。作者老家鬼节很隆重,家家赶往祠堂拜祭先人。这一天也是小孩子们最规矩的一天,被大人们恫吓,仿佛有鬼出现。其实,民俗就是对先人的祭奠与缅怀。作者大了,方才醒悟。所以对鬼节有些不屑,鬼节也好,中秋也罢,人们追求的是团圆。愿先人们回望子孙们过得幸福快乐,子孙们孝敬先人们钱财衣物。寄托人类的哀思,是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2楼文友:- 0 18:58:06 问候作者,欢迎赐稿!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什么原因会导致厌食症
消化不良腹胀服什么药
汉森四磨汤治疗便秘管用么
肠鸣腹胀腹痛的原因亚宝药业薏芽健脾凝胶
孩子中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