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窦婴之死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24
窦婴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公元前一百三十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窦婴被押到渭城的大街上斩首。
窦婴,被封魏其侯。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宾客。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困病免职。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汉武帝时,他任丞相。窦婴被杀是武帝时期的一件冤案,人们不禁要问,他为什么被杀呢?
一是交友不慎,被灌夫拉进了鬼门关。窦婴自从失去了窦太后,被皇上更加疏远不受重用,没有权势,诸宾客渐渐自动离去,甚至对他懈怠傲慢,只有灌将军一人没有改变原来的态度。魏其侯天天闷闷不乐,唯独对灌将军格外厚待。将军灌夫是颍阴人。“七国之乱”时,和父亲一起从军。后来父亲战死在吴军中。他拒绝带父亲的灵柩回家乡。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冲入吴军中,杀死杀伤敌军几十人。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等到吴军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皇上就任命灌夫担任中郎将。
景帝去世,汉武帝刚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公元前一百四十年,即建元元年,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几年以后,灌夫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对他们表示尊敬,反而要想办法去 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许多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恭敬,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推重他。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他家中职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几十,多则近百。为了在田园中修筑堤塘,灌溉农田,他的宗族和宾客扩张权势,垄断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灌夫闲居在家虽然富有,但失去了权势,达官贵人及一般宾客逐渐减少。等到窦婴失去权势,也想依靠灌夫去报复那些平日仰慕自己,失势后又抛弃了自己的人。灌夫也想依靠窦婴去结交列侯和皇族以抬高自己的名声。两人互相援引借重,他们的交往就如同父子之间那样密切。彼此情投意合,没有嫌忌,只恨相知太晚了。窦婴和灌夫交往密切,而灌夫的为人和性格又是个容易招惹是非的人,从而导致了两人悲惨的结局。
二是灌夫使酒骂座,得罪了小人田蚡。田蚡,被封武安侯。是汉景帝皇后的同母弟弟,出生在长陵。魏其侯窦婴已经当了大将军之后,正当显赫的时候,田蚡还是个郎官,没有显贵,来往于魏其侯家中,陪侍宴饮,跪拜起立像魏其侯的子孙辈一样。等到汉景帝的晚年,田蚡也显贵起来,受到宠信,做了太中大夫。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学习过《盘盂》之类的书籍,王太后认为他有才能。汉景帝去世,当天太子登基继位,王太后摄政,她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田蚡和他的弟弟田胜,都因为是王太后的弟弟,在汉景帝去世的同一年,被分别封为武安侯和周阳侯。武安侯刚掌权想当丞相,所以对他的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出来做官,让他们显贵,想以此来压倒窦婴等将相的势力。
元光四年的春天,田蚡向皇上说灌夫家住颍川,十分横行,百姓都受其苦,请求皇上查办。皇上说:“这是丞相的职责,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丞相田蚡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钱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宾客们从中调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
那年夏天,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后下了诏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魏其侯窦婴拜访灌夫,打算同他一起去。灌夫推辞说:“我多次因为酒醉失礼而得罪了丞相,丞相近来又和我有嫌隙,这个酒就不去喝了。”而窦婴说:“事情已经和解了。”硬拉他一道去。酒喝到差不多时,田蚡起身敬酒祝寿,在坐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儿,窦婴起身为大家敬酒祝寿,只有那些魏其侯的老朋友离开了席位,其余半数的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灌夫不高兴。他起身依次敬酒,敬到田蚡时,田照常坐在那里,只稍欠了一下上身说:“不能喝满杯。”灌夫火了,便苦笑着说:“您是个贵人,这杯就托付给你了!”当时田蚡不肯答应。敬酒敬到临汝侯灌贤,临汝侯正在跟程不识附耳说悄悄话,又不离开席位。灌夫没有地方发泄怒气,便骂灌贤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田蚡对灌夫说:“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官的卫尉,现在当众侮辱程将军,仲孺难道不给你所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灌夫说:“今天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还顾什么程将军、李将军!”座客们便起身上厕所,渐渐离去。窦婴也离去,挥手示意让灌夫出去。田蚡于是发火道:“这是我宠惯灌夫的过错。”便命令骑士扣留灌夫。灌夫想出去又出不去。籍福起身替灌夫道了歉,并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道歉。灌夫越发火了,不肯道歉。武安侯便指挥骑士们捆绑灌夫放在客房中,叫来长史说:“今天请宗室宾客来参加宴会,是有太后诏令的。灌夫使酒骂座,如此大不敬,这次绝不能轻饶!”于是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了“不敬”罪,把他囚禁在特别监狱里,并追查他以前的事情,派遣差吏分头追捕所有灌氏的分支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罪名。
三是处事不当。从史书记载看,窦婴很直率,处事也比较简单,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政治上幼稚。从年龄上说,田蚡、灌夫都是窦婴的晚辈。对田蚡,或者保持距离,或者彻底迎合,不即不离,不上不下,最后搞得深仇大恨,无法收拾。比如,灌夫被关押,窦婴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让宾客向田蚡求情,也不能使灌夫获释。田蚡的属吏都是其耳目,所有灌氏的人都逃跑、躲藏起来了,灌夫被拘禁,于是无法告发武安侯田蚡的秘事。窦婴挺身而出营救灌夫。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怎么能营救得了呢?”魏其侯说:“侯爵是我挣来的,现在由我把它丢掉,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再说我总不能让灌仲孺自己去死,而我独自活着。”以此看来,窦婴最坏的打算,了不得把侯免了,可见他自己也没想到最后把命送掉。于是就瞒着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皇帝。皇帝马上把他召进宫去,魏其侯就把灌夫因为喝醉了而失言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认为不足以判处死刑。皇上认为他说得对,赏赐魏其侯一同进餐,说道:“到东宫去公开辩论这件事”。
魏其侯窦婴到东宫,极力夸赞灌夫的长处,说他酗酒获罪,而丞相却拿别的罪来诬陷灌夫。田蚡接着又竭力诋毁灌夫骄横放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窦婴思忖没有别的办法对付,便攻击丞相的短处,在这种场合,已经势同水火,要说田蚡的问题,就应彻底的揭露他,把掌握他的短处都揭发出来。而窦婴说了不少,已经把人得罪了,而对田蚡的死穴恰恰不说,真是一个不懂官场政治的废物,可能他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岂不知,这时已无路可走。对窦婴的一番话,田蚡说:“天下幸而太平无事,我才得以做皇上的心腹,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我所喜欢的不过是歌伎艺人、巧匠这一些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样,招集天下的豪杰壮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讨论,腹诽心谤深怀对朝廷的不满,不是抬头观天象,就是低头在地上画,窥测于东、西两宫之间,希望天下发生变故,好让他们立功成事。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于是皇上向在朝的大臣问道:“他们两人的话谁的对呢?”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的父亲为国而死,灌夫手持戈戟冲入到强大的吴军中,身受创伤几十处,名声在全军数第一,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别大的罪恶,只是因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争,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状来判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丞相又说灌夫同大奸巨猾结交,欺压平民百姓,积累家产数万万,横行颍川, 侵犯皇族,这是所谓‘树枝比树干大,小腿比大腿粗’,其后果不是折断,就是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这件事吧。”主爵都尉汲黯认为魏其侯对。内史郑当时也认为魏其侯对,但后来又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去回答皇上。其余的人都不敢回答。皇上怒斥内史道:“你平日多次说到魏其侯、武安侯的长处和短处,今天当廷辩论,畏首畏尾地像驾在车辕下的马驹,我将一并杀掉你们这些人。”马上起身罢朝,进入宫内侍俸太后进餐。
四是太后当权。太后也已经派人在朝廷上探听消息,他们把廷辩的情况详细地报告了太后。太后发火了,不吃饭,说:“现在我还活着,别人竟敢都作践我的弟弟,假若我死了以后,都会像宰割鱼肉那样宰割他了。再说皇帝怎么能像石头人一样自己不做主张呢!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班大臣就随声附和,假设皇帝死了以后,这些人还有可以信赖吗?”皇上道歉说:“都是皇室的外家,所以在朝廷上辩论他们的事。不然的话,只要一个狱吏就可以解决了。”武帝好言劝解母亲,而太后哭哭啼啼,不依不饶,继续绝食,看到母亲如此凄切,武帝迫于压力,只好把窦婴投入大牢。
五是矫诏之谜。窦婴身陷囹圄,思前想后,决定动用最后一张王牌。汉景帝临死时,曾给窦婴一个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告诉他如遇到麻烦,可以拿着这个遗诏,直接向皇帝报告。如今自己被拘禁,灌夫定罪要灭族,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皇帝说明这件事。窦婴便让侄子上书向皇帝报告接受遗诏的事,希望再次得到皇上的召见。奏书呈送皇上,可是查对尚书保管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遗诏。这道诏书只封藏在窦婴家中,是由窦婴的家臣盖印加封的。这下麻烦了,遗诏没有副本,这个遗诏是真是假,于是便弹劾魏其侯窦婴伪造先帝的诏书,数罪并罚,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罪。
元光五年十月间,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了。窦婴过了许久才听到这个消息,他愤慨万分,患了中风病,饭也不吃了,打算死去。有人听说皇上没有杀窦婴的意思,他又开始吃饭,开始医治疾病了。一时间流言蜚语满天飞,朝中制造了许多诽谤魏其侯窦婴的话,并让皇上听到,最后窦婴终于被杀。
窦婴死后三个多月,武安侯田蚡就病了,嘴里老是叫喊,讲的都是服罪谢过的话。让能看见鬼的巫师来诊视他的病,巫师看见魏其侯和灌夫两个人的鬼魂共同监守着武安侯,要杀死他。终于死了。
太史公司马迁说:“赞曰:窦婴、田蚡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各名显,并为卿相,大业定矣。然婴不知时变,夫亡术而不逊,蚡负贵而骄溢。凶德参会,待时而发,籍福区区其间,恶能救斯败哉!以韩安国之见器,临其挚而颠坠,陵夷以忧死,遇合有命,悲夫!”这段话告诉我们,魏其侯和武安侯都凭外戚的关系身居显要职位,灌夫因为一次下定决心冒险立功而显名于当时。魏其侯的被重用,是由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武安侯的显贵,则是由于利用了皇帝刚刚即位,王太后掌权的机会。然而魏其侯实在是太不懂时势的变化,灌夫不学无术又不谦逊,两人互相庇护,酿成了这场祸乱。武安侯依仗显贵的地位而且喜欢玩弄权术;由于一杯酒的怨愤,陷害了两位贤人。可悲啊!灌夫迁怒于别人,以致自己的性命也不长久。灌夫受不到百姓的拥戴,终究落了坏名声。可悲啊!由此可知灌夫灾祸的根源啦!
共 449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窦婴之死》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写出窦婴之死的几个原因。从当时的时政与复杂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处事不当。从史书记载看,窦婴很直率。才惹祸上身。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欢迎您继续投稿,期待您更多的佳作。【:诗人夏红雪】【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51241】
小孩中暑
小儿上火
小孩老是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宝宝健脾胃推拿微信里的微店怎么开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有什么后果
上一篇:晓荷人间百态心中富华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