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自力走出成功路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30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机遇,发现机遇需要眼光,发掘机遇需要智慧,而将机遇变成财富,需要的是决不气馁的勇气和战胜任何困难的一种大无畏精神。甘肃省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几年中,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迅速崛起,成为当地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

——采访札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庆阳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无数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安置了许多社会闲散人员进厂务工,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谐向前发展。

甘肃省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公司总经理王玉斌的功不可抹。一个民营企业的兴衰与它的领导者息息相关,没有一个敢于创新领导者的果断决策,就不可能有这个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开拓创新求发展

“赤橙黄绿青蓝紫,花果飘香财神来。”素有“红杏之乡”美称的庆阳市镇原县,杏产品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品之一,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为了绿化当地山川、造福当地百姓,大力发展林果业,按照南果北杏、后山花椒、适度发展优质杂果的总体思路,坚持新栽与管理并重,加工与销售并举,促使了全县林果业形成规模优势和名牌效应,特别是杏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全县杏树栽植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杏树围庄,杏花斑斓、杏果累累,构成了镇原农村独具风韵的优美风景。每年的阳春三月,一两场细雨浇灌之后,再迎来三五日的暖风,那漫山遍野的杏花,把千沟万壑点缀得秀丽多姿,令人心情开朗。在杏产品的生产加工方面,镇原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各种杏产品已经畅销国内市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政府提高财政收入的主导产品之一。

近年来,随着镇原县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速,各类果类、食品加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在竟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众多的食品加工企业进一步转型、组合换代,强势崛起。在全县众多的杏制品民营企业中,庆阳市维斯特食品有限公司以新的经营理念脱颖而出,在国内市场乃至国外享有一定的盛誉。即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大潮波及全国,通货膨胀的艰难时期,国内的许多外向型企业就业岗位缩减,民营企业困难重重之时,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四个生产车间照样热火朝天,进货的客商络绎不绝,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局面。2009年,公司生产各类食品7000多吨,产值4200多万元,上缴利税 10多万元,安置社会闲散人员100多人到公司就业,发放职工工资220多万元。

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的兴起,带动了镇原县 000户农民从事杏子和番茄的直接或间接经营,户均可以增加收入2000多元,它不仅促使镇原县的杏果产业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镇原县金龙工业园区,有一座现代化产品的加工企业,以其特色的产品和上乘的质量享誉全国,它就是资深果品经营者王玉斌于2003年12月创办的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占地35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经过7年的不断发展,公司总资产达到了26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08万元),建有蜜饯、炒果、果酒饮料、杏子果粉生产线,年公司现有员工180多人,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11名。从昔日的打工者到今天公司的总经理,王玉斌经历了许多坎坷,也饱尝了创业道路上的各种艰辛。

大胆创业谋发展

1969年,王玉斌出生在庆阳市镇原县庙渠乡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成份的问题,姊妹六人都尝到生活的艰难,他懂事早,从小就帮着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尽管家庭生活困难,但是父母还是把他送进了当地学校去学知识,1987年王玉斌考入了刚刚成立的镇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这所职业学校里,他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完了所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并且将学到的知识牢牢地记在心里。三年后,他从镇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在青春 的呼吁下,王玉斌来到县城的西街蜜饯厂工作,由于他工作踏实肯干,工作又认真,厂领导选派他担任了厂子的会计工作,开始了他在食品加工行业的第一次拼搏。1998年,王玉斌与祁天平合作创办了甘肃省新一代食品有限公司,出任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的销售工作,他经过认真地考核,为公司组建起了专业的营销队伍,带着样品,前往东北、宁夏、内蒙古各地,进超市入商场,上门推销宣传,终于打开了公司杏产品的销路,销售市场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品逐步销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王玉斌的创业热情促使他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辛苦的奔波,使他不但对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200 年12月,随着市场的不断繁荣,王玉斌经过对市场的考察和审重考虑,离开了自己曾经倾注过心血和汗水的甘肃省新一代食品有限公司,开始走自己独立的创业之路,他筹集资金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出任公司的总经理。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初期,没有固定的生产场地,王玉斌只能委托别人代为加工,公司租用场地在产品上贴牌进行生产,他凭借着多年亲自跑销售的经验和已经建立起稳定的营销关系络,公司每年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总是实现不了他当时的创业计划。2005年5月,在县上有关部门的关心下,王玉斌在县新城东区金龙工业园选用一块地皮正式建厂,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建设,2006年6月公司就正式投入生产,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产品投放市场,创下了建设速度和生产速度的双丰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今,王玉斌申请注册的“维思特”牌商标,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肯定,“维思特”牌商标已经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和甘肃省名牌产品。设计精美的“维思特”商标,有它深远的企业精神,独特的形象创意和时尚的图形标志,充分展示了企业的文化内涵,商标中的“维”字表示了绿色天然、营养健康;“思”字表示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不断创新、永远不满足的思想动力;“特”字表示了产品款式精美,独具特色。公司在传统的制作技术上加进了维思特独有的炒果、蜜饯制作工艺,生产出了“维思特”牌白瓜籽、笑口开小杏仁、香馍片、金针菜、杏汁、杏酱、杏脯、杏包仁、甘草杏、杏肉、山楂、酸酸梅、话梅、五谷杂粮等系列46个规格的产品,这些产品包装精致、安全营养、美味健康、品位高档、定位准确,荟萃了镇原县土特产的精品,上市以来,畅销到国内的黑龙江、 、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江苏、安徽、广东、贵州、云南、四川、青海、内蒙古、陕西等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城市,同时还进行杏产品OEM的贴牌合作,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喜爱。

2006年,王玉斌一次到法国去考察国外的市场,无意中他喝到了当地生产的一种果酒,感觉味道不错,口感又很好,经过打听,这种果酒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青眯,如果在国内发展这种果酒,一定会有不小的市场份额。回国时,王玉斌专门多买了几瓶当地生产的果酒带回来,亲自送到甘肃省食品研究院,请求这里对国外的这种果酒做技术化验,分析其中的有效成份,经过该院技术人员的反复试验和对比,国外这种杏子果酒的配方出来了。王玉斌结合当地杏子的品质,请专家对国外杏子果酒的配方进行了大胆的改进,研制出了杏子果酒、苹果酒等果酒系列的几种新配方,投入生产后推向市场,同他原来在国外预想的结果一样,这种果酒受到了国内女性消费者的喜爱,销售市场兴旺,产品供不应求。

严把质量创名牌

在公司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王玉斌经常下车间,跑销售,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结合公司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为公司制定了一套独特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管理理念。为了不断提高轴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公司采取以会代训的培训方式,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对员工进行厂纪厂规、工艺流程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集中培训,使他们能够系统掌握生产一线的各种操作技能;利用每月的例会,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公司管理方面每个环节工作的基本要领。通过一第列的学习和培训,大幅度提高了公司员工的基本素质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按照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公司及时完善了《质量管理手册》,细化量化每个生产环节,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制,成立了质量检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原材料购进台账制度,使公司的生产、销售生气勃勃,产品不断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销售的实际情况,公司生产的礼品盒系列、甘草杏肉系列、甘草野杏肉系列、甘草杏系列、干果系列、五谷杂粮系列、果酒系列在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公司的车间在全额生产,生产技术在不断提高,产量在持续增长,销售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在王玉斌总经理的带领下,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奉行“消费者满意,经销商赢利,维思特发展”的营销理念,发扬“团结、务实、稳健、高效、严谨、创新、卓越、发展”的企业精神,以诚信为根本,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以打造知名品牌为使命,与时代同步发展,不断开创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王玉斌在发展庆阳市维思特食品有限公司的同时,不断创新企业的发展理念,适应市场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几年来,公司先后被甘肃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树立为“省扶贫龙头企业”;2007年12月,公司被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1月25日,公司的“维思特”牌山楂凉果被庆阳市经济委员会评为“庆阳市2007年工业名牌产品”;2008年9月,公司的“维思特”牌商标,被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评为“第四届甘肃省著名商标”;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公司“2008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的“维思特”牌白瓜籽被指定为第六届庆阳香包节专用产品;农业发展银行授予公司为AA级信用企业;公司多次被镇原县有关部门评为“优秀企业”……公司已经顺利通过了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当地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王玉斌先后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原县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庆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奉献爱心献真情

艰苦的生活换来了成功的喜悦,王玉斌在谋取公司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政府排忧解难。不忘国家,不忘人民,尽快让贫困的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王玉斌富裕后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当地普及九制义务教育,解决山区部分小学的窑洞教室时,王玉斌多次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在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王玉斌尽自己的所能,为灾区群众捐出了一笔又一笔善款;2010年,王玉斌为镇原县篮球运动会捐款10000元、活跃了全县职工的文体活动;在政协镇原县委组织的扶贫济困活动中,他再次捐出10000元为本县北部山区的几所学校购买课桌,改善当地的办学环境;在镇原中学举办的“情系教育、共建和谐”活动中,他又捐出10000元善款,支持学校顺利完成了这次活动;在县政法委组织为“镇原县见义勇为基金会”募捐活动中,王玉斌伸出了一双温暖的援助之手……类似这样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每次都少不了王玉斌总经理的身影。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生活水平,王玉斌投资4.5万元,为员工新建了篮球场、员工活动室和澡堂,对员工大灶实行“补助餐”制度,早餐免费供应,午餐和晚餐的费用公司和员工各承担一半,几年来,仅补助伙食费这一项,公司就已经花去几万元。对公司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员工,定期为他们发放生活救助金,对失去双亲和单亲员工,公司不但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照顾,每逢他们过生日,王玉斌都要亲自为他们送上生日的祝福。

针对当地下岗职工不断增多的现状,王玉斌经过多方考察,新上马果蔬粉生产线一条,扩大公司原来的生产规模,新安排下岗职工145名,使这些下岗职工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

为了帮助山区群众虽日脱贫,王玉斌带头在镇原县的孟坝、庙渠等乡镇实行后勤管理人员“一帮一”措施,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以帮助,已经向这些农户投入化肥、地膜、籽种价值50000多元,使这些农户逐步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的新路。

王玉斌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企业正处在发展壮大阶段,但他几年来为社会公益事业捐出的善款具体有多少,连他自己也记不准确。面对取得的成绩,王玉斌没有居功自满,而是谦虚地说:这一切都应该感谢党的富民好政策和家乡人民的大力支持。

共 515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位成功人士不仅要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实力,更要与时俱进,看清市场,不断地去挖掘自己开拓市场的潜力,办争不被遗弃。王玉斌正是能免做到这点,从他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人不能不思进取,不能自暴自弃。读这篇文章的同时,可以学习一个人的拼搏精神。【:柳絮如棉】

1楼文友: 11:49:47 一位成功人士不仅要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实力,更要与时俱进,看清市场,不断地去挖掘自己开拓市场的潜力,办争不被遗弃。王玉斌正是能免做到这点,从他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人不能不思进取,不能自暴自弃。读这篇文章的同时,可以学习一个人的拼搏精神。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

更年期痛经的原因

经常痛经怎么办

月经后期吃什么排污

孩子感冒时鼻塞的原因
红河灯盏花有什么功效
微信小程序哪家最好
友情链接